图为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村官陈朦朦根据抽签顺序第一个选岗的情形。 周晓明摄
“铜山的生态环境优美,资源区位优越,注重大学生村官多岗位实践锻炼,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队伍……”8月2日下午,在江苏省仪征市2013年选聘大学生村官分配会上,2009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现任铜山办事处副主任的朱载鹏,代表铜山办事处作宣传推介。接着,该市8个镇、 2个办事处分别就经济社会发展及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向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介绍并接受咨询,现场气氛热烈。
岗位分配是大学生村官本人关心、家长关切的焦点。今年,仪征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官46人,其中,“985”高校村官工程聘用13人,通过考试聘用33人。对这46名大学生村官的分配去向,该市组织部门本着公开公正、补缺补需、优生优选的原则,广泛征求基层和村官的意见、建议,综合新选聘大学生村官的人数、性别和各镇(办事处)申报的大学生村官缺额、需求等情况,详细研究制定了分配方案和选岗办法,并邀请纪检部门、新闻媒体、家长代表全程观摩监督。
在分配会现场,“985”高校村官通过抽签决定先后顺序,考试聘用村官根据笔试、面试的总成绩高低确定先后顺序,依次选岗,结果当场公布。
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的女大学生村官陈朦朦,抽到的是“1号签”,她选择了经济条件和区位优势都不突出的陈集镇,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姓名牌牢牢地贴在选岗栏内。她解释:“之前我以为岗位都是安排好的,这种现场选岗方式打消了我的顾虑。陈集镇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支持,特别吸引我,我渴望到农村踏踏实实做点事,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这样的形式非常好,公开透明。”毕业于扬州大学的季皓,选择的是真州镇。他说,自己主要是看中该镇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见儿子选好岗,坐在家长代表席的季皓妈妈周娟松了一口气,“我今天一早就从南京赶过来了。积分选岗确实很公平。”周娟说,“今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孩子能考上村官全家都高兴,到农村去锻炼锻炼挺好的,对年轻人将来的成长绝对有好处。”
2个小时,46名新村官各自选定了岗位。“自主选岗,让我们各自找到了自己中意的任职地点。到村里后,我会多向老同志学习,尽快适应新工作环境,脚踏实地干工作,为村民做好服务,为仪征新农村建设奉献青春力量。”罗宇说出了46位新聘村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