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大学生村官陈灿:油茶村里的灿烂青春
2013-06-27 11:10:00

  2011年,24岁的陈灿大学毕业,通过村官招聘考试,来到武宁县澧溪镇哨背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两年来,他从校园到农村,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梦想而努力工作着。

  刚开始来到哨背村时,面对村民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陈灿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就要干好。不论是在村委会值班还是下到村组,陈灿总是热心接待着每一位群众,耐心听他们诉说家长里短。

  【武宁澧溪镇哨背村村民 吴永汉】:“陈灿这小伙子为人老实,对老百姓很热心,老百姓有什么事找他,他都能手脚麻利地去帮忙。” 

  陈灿住在澧溪镇集镇,每天一大早他都要骑上四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赶到村里办公,当时村里决定在办公中引进计算机数据库等现代化手段,而作为大学生的陈灿对计算机网络、办公软件等都驾轻就熟,于是他主动把这项工作全部承揽下来。

  哨背村是武宁远近闻名的油茶村。早些年,村集体承包了1000亩荒山种植油茶,几年以后,哨背村的油茶山成为了澧溪镇的“绿色银行”。从到村工作开始,油茶就成了陈灿的“新朋友”,为了学习油茶栽培技术,陈灿不厌其烦向农民请教,阅读书籍,或利用网络学习。当陈灿完全熟悉了油茶种植、栽培等一系列技术后,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年油茶丰收的时候村民们都是把茶籽直接销售出去,那么为何不在村里建一个油茶加工厂呢?于是,在陈灿建议下,村委会牵头引进了一家油茶加工厂落户村里,油茶饼、被删剪的枝叶都能实现二次利用,既清洁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还增加了村里经济收入。

  【武宁澧溪镇哨背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周德海】:“陈灿这小伙子这两年在哨背村当村官,两年来确实吃了不少苦,受到了我们哨背群众的赞扬。”

  【武宁县澧溪镇哨背村大学生村官陈灿】:“哨背村是我进入社会大学校的第一站,在这里我学会了处事,学会了做人,同样也学会了很多处理农村事务的经验。我希望以后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把哨背建成  桂竹油茶满山岗,绿水环绕鱼米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前,我市各地都在推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对农村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意义。大学生作为新鲜血液充实到基层组织,能改善基层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使基层组织更具有活力、创造力。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像陈灿一样有才华,有抱负的大学生乐于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在基层广阔的舞台上挥洒青春与激情,收获成长与快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弄潮儿。

来源:九江传媒网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