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毕业于宜春学院的邹佳迎被选聘为丰城市荷湖乡康庄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康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职。在工作的一年中,邹佳迎深深扎根农村,在丰城大地上谱写了新时代大学生村官的青春之歌。
自上任以来,邹佳迎把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迅速转变工作角色,真情投入农村,真心融入群众,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其所任职的村党支部在2012年被评为荷湖乡“优秀党支部”,其个人获得了荷湖乡举办的“青春奉献中国梦,建设魅力新荷湖”演讲比赛一等奖荣誉称号,深得领导、同事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融入农村,做群众信任的“知己”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掌握情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为了详细了解社情民意,邹佳迎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切实俯下身子,真正融入农村,贴近群众。坚持每星期都要抽出时间去村民家中走访,与村民拉拉家常,了解村民的一些想法,掌握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并建立了全村837户的百姓档案,尤其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庭,还另外登记造册。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坚持每周一走访,做到“六必问”,即老人身体状况必问、儿童上学成绩必问、生活物资储备必问、农业生产必问、房子是否漏雨必问、需要什么帮助必问。对群众反映的情况一一记录,自己能解决的,不出三个工作日,一定为群众办好,自己无法解决的,向村书记和乡党委反映,请求上级帮助解决,一年来,先后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解决各种问题50多个,帮助村民办理各种证件30余项。
康庄村地处山区,村民大多都没什么文化,稍有点文化的年轻人都在外出打工,村小学的师资严重不足,许多小孩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良好的教育。面对这种情况,邹佳迎把提高留守儿童的文化知识作为自己的一项分内工作,经常利用工作之余,深入留守儿童家中,披星戴月,为留守儿童补课辅导。经过一年多来与村民的交往,村民都把她当做“自家人”,全村837户,3264人,只要一提起邹佳迎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即是孤寡老人的“好女儿”,也是村民眼中的好干部,更是留守儿童的“大姐姐”。
立足本职,做远程教育的“专家”
刚到村委会时,邹佳迎同志见村委会干部年龄都比较大,不懂电脑。针对这种情况,邹佳迎同志主动请缨担任起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一职。刚开始,村干部都觉得她所学专业和电脑没什么关联,遇到设备出现小毛病照样不知道怎么处理,不可能胜任这一职。
面对村干部的质疑,她毫不退缩下,她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查阅大量有关远程教育操作和简单维护的相关知识,挑灯夜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她熟练地掌握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的常见维护,以往只成摆设、应付检查的远程教育站点在她的维护管理下,成功转型为党员群众学习科学技术的一个好去处。
远程教育节目很多,纷繁复杂,有些内容枯燥无味,针对性不强,群众对远程教育不了解、不接受、兴趣不高,宁愿在家看电视、打牌,也不观看远程教育节目。面对这种情况,邹佳迎进行了认真思考,决定把远程教育节目进行整合,挑选出一些具有特色、符合村民需求、对群众种养殖有帮助的节目搜集起来,并拟定好每次的节目清单,张贴到村头巷尾村民比较集中的地方。刚开始,村民都抱着看看情况、凑凑热闹的心态来观看,经过几次的播放,村民觉得比较有价值,看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村民观看远程教育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邹佳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一年的时间里,她先后搜集水稻种植、玉米种植、蔬菜种植、水产品养殖等技术类节目100多篇,邀请市、乡农技专家到村现场指导20多次,在远程教育的带动下,全村已发展3户水稻种植户、5户养猪专业户和2户水产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