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采访李浩的时候,一条好消息刚刚传来:第17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大学生村官李浩榜上有名。这一奖项,是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授予我省青年的最高荣誉。
一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村官,缘何摘得这项至高的荣誉?
话,还得从头说起。
■独辟蹊径勇闯创业路
李浩大学毕业后曾在滕州日报社当过一年的实习记者,深入基层的采访使他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特别是一次对农村特困大学生的采访,对他触动很大,他萌生了去农村工作的想法。2009年,李浩怀着建设新农村的热切期望,经过严格选拔,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
李浩被分配到级索镇前韩村担任村主任助理。通过调研,李浩发现,手工加工类项目具有准入门槛低、带动面广、风险小等优势,尤其滕州是鲁班故里,制作鲁班锁更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于是,李浩决定创办一家制作鲁班锁等系列旅游纪念品的木工艺企业,以带动村民就业,助其增收致富。
虽然创业方向确定了,怎样把计划变成现实成了一大难题。李浩把他的想法向镇党委、政府和市委组织部领导进行了详细汇报。领导们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筹措启动资金,李浩通过镇里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平台,申请了10万元贷款作为启动资金。2010年9月13日,李浩注册成立了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成为枣庄市首个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项目。
创业伊始,困难重重。鲁班锁通体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不容易。李浩听说有一个姓贾的老木匠,其制作的工艺品很受欢迎,于是便直奔而去,但没想到被泼了一盆冷水。贾木匠很真诚地给李浩算了一笔经济账,鲁班锁可以由机械全自动化制作,市场价格不高,利润空间很小。李浩告诉贾师傅,办木艺厂的目的就是带动村民参与创业,只要能够发得起工资就能办。“说三顾茅庐,那是少了。为了请贾师傅帮忙,我登门拜访了很多次。”李浩想起那段经历,仍记忆犹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贾师傅成为了李浩木艺厂里的第一位木工师傅。 小工厂需要运营,李浩从木工技术学起,身兼设计员、管理员、采购员,边生产边摸索,边学习边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五个多月坚持不懈的努力,第一批鲁班锁产品终于做出来了。
■小作坊变成大企业
“好事多磨”。正当李浩享受着成功研制出鲁班锁的喜悦时,新的困难又来了,就在2011年的春节前,公司就遭遇了一次危机。“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半年来生产的鲁班锁都堆积在仓库里,别说流动资金,连工人的工资我也拿不出来。”说到这里,李浩有些动容。
看着一大堆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鲁班锁,李浩犯了愁。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鲁班锁,领略这种古老的益智玩具的魅力,才能有好的销路。2011年3月,李浩满怀信心地带着鲁班锁参加了“三八节大嫂经济”成果展销会。在那次展销会上,鲁班锁成了“大明星”,许多市民围在他的展位前询问、把玩鲁班锁,这个由几个木条组成的益智玩具同时也得到了与会领导以及客商们的关注和认可。李浩积极探寻销售渠道,鲁班锁成为枣庄、滕州“二日游”市场上的抢手货,年前积压的货物也销售一空。
为促进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就业致富,级索镇政府帮助李浩协调解决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车间。2011年7月,李浩又通过滕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信用联盟申请帮扶贷款30万元并自筹资金100余万元购置木工设备、木材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改进制作工艺,生产能力比2010年扩大了一倍。
天道酬勤。在2011年的墨子文化研讨会上,李浩制作的鲁班锁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同时,作为“欢乐中国行走进滕州”特色纪念品登上了央视节目。目前,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吸纳带动了100余名村民就业。2012年,鲁班锁系列工艺品参加“文化齐鲁 创意山东 品牌100”评选活动,成为“十大最具山东特色品牌产品”之一。
■开办学校带动抱团创业
结合滕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李浩提出了创办一所非营利性职业培训学校的设想,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2012年6月,在镇领导的帮扶下,他创办的滕州班墨职业培训学校正式挂牌。
李浩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主动上门聘请了多个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能工巧匠、岗位明星、致富带头人担任专、兼职讲师,开设了手工木工、家政服务、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课程。
李浩十分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目前学校已与周边多家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目前,学校累计培训学员260余人,培养经纪人40余名,直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近300余人就业。在李浩的带领下,班墨职业培训学校被列为枣庄市职业培训计划定点单位,享受国家培训补贴帮扶,成为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