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组部调查,截至2012年6月份,全国共有3万名大学生村官创办致富项目2万多个,总投资60.8亿元,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6451个,为24.3万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项目的开展还是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带动,大学生村官创业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群体的创业也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经济落后、大学生就业紧张、农村急缺各类优秀人才等问题的措施。然而,由于创业项目的复杂性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局限性,亟须对当前这一群体的创业热潮进行冷静思考。
大学生村官创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负面影响
当前,缺少必要的风险规避机制和创业企业机制尚不健全是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创业缺少必要的风险规避机制,创业失败后风险极有可能由财政兜底
大学生村官创业不仅面临资金的筹集困难,也面临创业之初主体抉择的风险,即创业风险及回报主体的界定模糊带来的风险。从丰县调研的情况来看,虽然当地大学生村官创业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但并不意味着这一群体的创业必然能够引导农村走向富裕。调研中虽然没有接触到大学生村官创业失败的案例,但是创业失败的风险由谁承担这一问题却不得不提前考虑。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村民眼中,大学生村官是国家派驻农村的代表,代表着“上面”的人,一旦创业失败,责任完全在各级政府,创业失败会造成当地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虽然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但是市场经验依然缺乏,这也加大了他们创业失败的风险。
而创业失败后造成的风险由谁来承担?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财政兜底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是,如果创业失败由财政承担,这也就意味着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既浪费了农村(特别是县乡一级)并不宽裕的财政收入,也浪费了地方金融、工商、财税等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优惠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目前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几乎全国各地都将大学生村官创业树立为正面典型加以宣传、扶持,而对创业的风险评估、审计监督等更多是停留在主管机关的日常管理或主观判断上,并未形成一套系统、完备、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潮高涨、各地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监督失位的问题暂时并不突出;但是,一旦宏观经济遇到困难或大学生村官政策出现调整,监督失位所带来的后果就会显现甚至被放大,那时可能出现的将是农村新一轮的“烂尾工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呆坏账。
——创业企业机制尚不健全,亟须寻找适合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的企业组织形式
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毕竟不是具有成熟企业家素质的创业者。为了保障创业项目茁壮成长,健全的企业制度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成功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大。从丰县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学生村官创业企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汉邦骄子”式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园,二是欢口镇、华山镇式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承包园。虽然两种形式创业的实绩都很明显,但也都存在一些体制问题:
前者的主要问题是经营的不连续性。“汉邦骄子”一开始是经营蔬菜种植,与欢口镇的创业园很相似,但第一批五个初创者退出后,现在主要经营育种和花卉。可见,经营方式完全取决于参与者的专业和家庭背景,主观性较大。随着这一批创业者退出后,下一批创业者会主营哪些业务尚不可知。如果推翻之前的重来,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另外,“汉邦骄子”现在的经营模式实际上是希望控制市场,从流通环节获得利润;那么,对农村科技进步的贡献到底有多大让人怀疑。而且,采取“汉邦骄子”这种创业形式最终培养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者,在退出之后是否继续创业也是未知数。
后者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其一,土地流转政策是否长期持续,以及大学生村官创业优惠政策能否持续,对其创业的延续影响非常大。而且,目前其直接面对的问题是:续聘期结束后两位创业大学生村官将何去何从?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这两位大学生村官都希望继续留在村里经营现在的产业,但是,一旦失去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将无法继续享受各种优惠政策,他们的经营是否受到影响?此外,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未来入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还想创业,土地又从何而来?其二,现在欢口镇的大学生创业园已经遇到农忙时人手不够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经营大规模农产品(000061)种植和销售的创业企业,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转型?
——如何处理大学生村官与单独创业的村民之间的关系需深入思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各地创业项目的目的有所差异,但是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村民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创业项目(成功),各利益相关者都能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或者说从中分到一杯羹。但是,随着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各方利益诉求是否还能继续保持一致?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创业可能在未来会影响到村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长远来看,在创业型大学生村官的带动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促进下,村民自主创业将会成为一种趋势,这也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和农村流出人口的回迁,越来越多具备较高素质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将回乡(村)进行创业。在这种趋势下,大学生村官创业可能成为当地村民创业的阻碍。与其他村民相比,大学生村官能够享受着许多优惠政策,他们创业项目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更为显著。
另一方面,高素质村民的自主创业项目也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失败。与相对较为成熟的农民企业家相比,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着种种的劣势,一旦在创业初期将其投入市场与农民企业家进行竞争,前者的命运很有可能是:由于不完善的企业制度和尚显稚嫩的营销方法,导致创业失败,从而引发前文所提的种种浪费;同时,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