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选聘到村任职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今年将陆续任职期满。为引导期满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各地多措并举,保证“出口”畅通,让任职期满者顺利转入人生“下一站”。
乡镇换届,公开选拔进“班子”
江苏省实施大学生村官“百千万干部人才培养工程”,把大学生村官作为重要后备干部人才来培养。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中,全省有431名大学生村官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其中5名当选副书记,91名当选委员。目前,全省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共有169名大学生村官,其中正职3名。宁波首次面向优秀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员或副乡镇长候选人预备人选13名,选拔注重工作实绩导向,对现任和曾任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委会(居委会)正副职的,笔试成绩加分。
新疆大学生村官数量虽然不及江浙多,但选拔工作同样受到当地重视。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统筹选拔74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4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所在乡镇党委班子,分别较上届增加35名、13名。
云南普洱市思茅区把新进乡镇党委班子的大学生村官纳入培训范围,建立结对帮带制度,由乡镇党委书记、分管领导、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分别担任“思想导师”、“工作导师”和“业务导师”。
递进培养,鼓励参选村“两委”
安徽六安市采取“三推一选”办法,即党员推荐、群众推荐、乡镇党委推荐和党员选举,引导党员大学生村官竞选村党组织副书记、书记。福建上杭县注重强化实践锻炼,采取交流、轮岗、挂职等形式,让大学生村官熟悉各方面工作,为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打下基础。
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本着“管进结合,递进培养”原则,在村党组织推荐、镇党委考察、区委组织部审核的基础上,选任1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江苏连云港市对当选村“两委”成员的,除保留大学生村官身份和各项待遇外,还享受村干部考核报酬,留任村官中有41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村党组织换届中,四川彭山县57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参选,有11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7人当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主任。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村官占比高的实际,新疆伊犁州专门制订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村官“135递进培养计划”,即争取1年后,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村官选进村“两委”班子,3年后选拔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两委”正职,5年选拔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村“两委”正职进入乡镇班子。目前有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村官进入乡党委班子,6名任村“两委”正职,154名进入村“两委”班子。
政策倾斜,实施事业单位定向招录
山东临沂市在市县事业单位公开考聘中拿出105个职位,(下转2版)
(上接1版)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考,其中市直单位14个,县区直单位91个,占全部考录计划的14.6%。在设置报考条件时,除规定必须在农村任职满2年的基本条件外,实行“三不限”,即不限年龄、不限生源地和工作地、报考县区事业单位职位不限专业。枣庄市薛城区在区、镇事业单位招考中拿出50%以上的职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考,在社区公益性岗位招聘中重点向大学生村官倾斜。在区直事业单位招考时规定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笔试综合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湖南麻阳县将大学生村官纳入乡镇事业干部管理范畴,注重从中考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前全县3名大学生村官考录为选调生、另有9人分别考录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院干警和教师。
创造条件,支持再度学习深造
湖北南漳县委组织部注意关注各地招录计划,尤其是本省招录政策出台后,及时向大学生村官进行宣传,组织熟悉招录政策的干部提供报名服务,根据每位村官的籍贯、年龄、学历、专业等情况,逐人分析,指导报名。江西石城县把各地招考信息及时电话通知到每一名大学生村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党政机关公务员及县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选拔等考试。山东宁阳县邀请市县党校专家,免费为大学生村官开展考试辅导,先后有57名大学生村官考入县乡机关或事业单位。江西上饶市鼓励大学生村官学习深造:对任期内的大学生村官,通过继续学习深造取得硕士学位的一次性补贴5000元,取得博士学位的一次性补贴8000元。同时,对聘任期满后离开上饶脱产学习深造的大学生村官,实施“返航计划”,待其学习深造结束后,综合运用感情引才、政策引才办法,将其引回上饶,服务发展。
广开门路,拓宽创业就业渠道
河北迁安市有针对性地鼓励农村种养大户、农产品经纪人、企业经营者等经济能人,以项目合作、风险投资、志愿服务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降低创业风险。实行乡镇领导、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与大学生村官“3 1结对联系”制度,由结对联系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山西晋城市委组织部举办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班,遴选50名有志于农村创业并能带领本地农民创业的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开展为期15天的免费集中培训。安徽南陵县开展创业“启航计划”,采用“项目资助、直接到人、滚动发展、爱心传递”的运作模式,对通过审核后的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提供帮扶资金、技术指导、跟踪服务等。
山东东营市委组织部与全市12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用人协议,每个企业每年拿出3个以上工作岗位,专门用于任职期满大学生村官就业;对企业面向社会组织的人员招聘,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期满大学生村官。昌乐县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县内4家上市企业参观学习,组织非公企业召开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会,引导期满大学生村官到非公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