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江苏涟水“三同步”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活力
2012-11-27 10:32:00

  江苏省涟水县按照“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在经济主战场锻炼干部”的指导思想,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心、创业留根,强化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通过激励、扶持、服务“三同步”,努力激发他们的创业富民活力,大学生“村官”已成长为一支“基层致富”生力军。全县198名大学生“村官”,70%以上有了创业项目,其中投资30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

  强化引导与注重激励同步,营造大学生“村官”想创业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交流,思想促动。建立县乡村干部“3+1”帮带联系体系,通过走访座谈,引导他们扬优展长,主动创业。县人大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开展了县人大代表与大学生“村官”牵手创业活动,致力谋求成熟经验与青春活力的最佳组合。县乡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大学生“村官”参加,让他们感受全县创业氛围。开展“创业我先行”演讲比赛活动,激发创业动力。二是学习典型,示范带动。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创业座谈会、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观摩会,让他们互评互比,形成“比学赶超”有序竞争氛围。同时,在新闻媒体开辟“大学生村官行”和“爱涟说”论坛开设“创业先锋”版块,广泛宣传来涟任职大学生“村官”率先创业典型,王波、嵇芳等还被市县电视台拍成专题片广泛推介,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激情。三是严格考核,政策推动。将创业情况纳入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评先推优、表彰奖励挂钩。每年在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中评选表彰“十佳大学生‘村官’”,给予重奖。县内其他评先评优活动,向大学生“村官”倾斜,对创业实绩突出的,优先推荐上级表彰,今年,有3人被评为市“十佳大学生‘村官’”,有5个项目入选“市十佳创业项目”,先后有46人次因创业实绩突出,获得市县各类奖项,4人被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

  整合资源与多方扶持同步,形成助推大学生“村官”敢创业的工作合力。该县突出“三帮”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一是帮挑选项目。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遴选出50个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收益大的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编印《创业手册》。成立创业咨询团,为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问诊把脉”。邀请江苏大学等专家来涟开设SYB讲堂,组织大学生“村官”赴镇江、苏州等地现场考察,寻求合作项目。北集办事处朱桥村是回民集居地,当地有屠宰加工牛羊肉传统,大学生“村官”吴松接受项目建议后,创办了福盛堂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了具有回族风味的超市食品,仅2011年春节期间销售额就达11万余元,不仅吸纳当地留守人员在公司务工,还带动了周边乡镇牛羊养殖和销售。二是帮项目融资。对进入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级创业点兴办工业项目的,厂房租金减半收取,两年内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全额返还。设立100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为每位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不少于10万元贴息贷款,对创办规模比较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可以提供50万元以上的贷款。三是帮相关技能。县委将大学生“村官”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培训干部规划,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原则,量身定制“培训菜单”,运用发展论坛、红日讲坛等平台,分6个专题进行技能培训。同时,对全县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分类编组,结合县直相关部门的职能范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结对指导。

  搭建平台与强化服务同步,建立扶持大学生“村官”创大业的绿色通道。为降低创业风险,保证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该县主动构建三大服务平台,为他们保驾护航。一是零距离服务平台。组织工商、税务、供电、环保等部门,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联席会议。围绕企业注册、场地安排、环保评估、证照办理等方面,向全县大学生“村官”作出服务承诺,在县内办理的手续当天办结,免收一切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县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为大学生“村官”创办企业发放“绿卡”,对创业项目挂牌保护,实行分段管理和服务。二是经营实践锻炼平台。针对大学生“村官”缺乏创业管理经验的实际,采取选派到重点企业挂职、举办经营管理知识讲座等形式,为他们学习管理经验牵线搭桥,让他们在实践中启发思维,增长才干。大学生“村官”王坤和李珞,共同投资180多万元创办了东兴肉鸽养殖场、淮安市太和食品有限公司,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效益总是上不去。到县开发区广梅制衣挂职学习后,借鉴挂职单位的成本管理经验,生产成本明显降低。三是市场开拓帮带平台。实施项目帮办联系制度,为他们扶上马送一程。陈师镇沙河村大学生“村官”嵇芳创办的涟水县雨露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医用便壶便盆,日产1000件套,帮带单位县卫生局充分运用系统资源,组织县内外60多家医疗单位召开产品推介会,由于产品质量好、价格低,会上一次性定购6万余件,价值近30万元。县电信局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专业团队,支撑大学生“村官”利用互联网开拓“网络营销”。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季振华 马兆万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