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看鄢陵“老板村官”的责任坚守
2012-06-29 12:00:00

  6月中旬,记者在素有“花都”之称的河南省鄢陵县采访时,听到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该县目前在岗的412名大学生村官中,成功创业的394名,创业率达95.63%,平均每个村官带动20多名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鄢陵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范晓东说,该县在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还努力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他们扮演好老板与村官双重角色,肩负起带头创业与服务群众的双重责任。

  创业之星,

  同时也是群众的“致富使者”

  柏梁镇孔村村书记助理兼鄢陵县林海园花木有限公司总经理南宏海,曾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创业之星”,今年5月应邀到北京参加共青团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2008年,南宏海抓住鄢陵县大力推进名优花木科技园建设的有利时机,多方筹资500万元,租用500亩土地,创办了林海园花木有限公司。如今,该企业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且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花木基地面积达到1200多亩,年利润800多万元。创业路上,南宏海始终铭记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责任,在他的策划组织下,公司先后邀请市县大学生村官创业咨询团的专家,到任职村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5次,培训2632人次,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385条,吸纳本村和邻村50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当地90多户群众种植花木,帮助群众增收285万元。村民吕相离曾因种植花木不对路,连续两年亏本,南宏海了解情况后,免费为他提供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的绿化苗木,并派公司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帮助其解决销路问题,目前吕相离已经摆脱困境,迈上了富裕的道路,逢人便夸小南好。南宏海还出资近40万元对孔村村委大院和村主干道进行了硬化、美化,在村里主干道上安装了路灯。

  祁帅磊是马坊乡钦桥村党支部副书记。2008年,他筹资28万元创办鄢陵县陵北良种猪养殖场,目前年销售达到1500万元,利润过百万元。他发起成立了马坊乡生猪养殖合作社,吸纳17家养殖企业入社,带动周边100多个养殖户。在发挥创业示范作用的同时,祁帅磊经常深入农户了解生猪饲养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给村民提供饲养信息、技术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几年来,共为饲养户创造效益约150万元。此外,他坚持收集村情民意,每个月报送给乡镇领导。有一次,他发现钦桥村一个老式变压箱因年久失修,电压不稳,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用电,祁帅磊将这一情况反映到相关部门,获得了县里“帮扶农村基础用电设施计划”的资金支持,老式变压箱得以及时更换。

  在鄢陵县,像南宏海、祁帅磊这样带头创业与服务群众“一肩挑”的村官还有很多。据该县大学生村官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鼓励大学生村官当好创业示范员,该县专门成立了专家咨询服务团,组织本地“能人”对口帮扶,并在全县建立了14个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同时努力引导大学生村官做好新型社区建设协理员、农村党建组织员、和谐乡村调解员等农村各项工作。并通过完善考核倒逼机制,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将大学生村官应尽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村官创业,

  需要掂量掂量出发点

  像鄢陵这样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地方还有很多,有的地方还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但不久前,一位负责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同志对记者讲了他碰到的一件尴尬事:有位大学生村官打算在城里开一家饭店,问他能不能享受优惠政策,他无法回答。原因是这个创业项目跟本村群众没有任何关联。另一次采访中,一位基层干部也曾提出类似的问题:“有的大学生村官只顾自己创业挣钱,村里的事很少过问,合适吗?”

  看来,如何理解大学生村官创业,还有待校正。河南省鄢陵县在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还着力引导他们切实肩负起村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范晓东认为,这是当前村官管理工作中一个值得正视和把握的问题。范晓东说,他们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助大学生村官先进的经营理念、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用的科学技术,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事实上,许多村官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的充分发掘本地资源优势,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有的创办领办合作社,吸收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有的强化品牌营销,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有的引进加工项目,拉长增粗产业链。他们的努力,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体现在赞扬声中。

  大学生村官首先是“村官”,角色定位不能错位。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角色定位应当是多维的、立体的,除了当好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外,还要做好基层组织的领路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极少数村官的“创业”之所以遭到村民的异议,是因为他们的“创业”与百姓的利益相脱节,背离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初衷。“因此,创业一定要先问问自己的出发点,出发点对了,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能得到组织的支持。”河南省委组织部的一位同志如是说。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王书明 刘红色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