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云南省富民县采访时了解到,近两年该县大学生村官创办的13个项目,办一个成一个,存活率达百分百。
与一些地方提倡“村官全民创业”不同,富民县创业村官占比其实并不高。目前在岗村官64人中,有13人当上了“老板”。“我们始终把握一个原则,‘不比数量比质量’,确保搞一个成一个。因为不是所有的村官都具备创业的潜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段华礼告诉记者。为此,县相关部门有条不成文的约定:把好村官创业准入门槛。对那些不具备创业潜质的村官,鼓励其继续干好本职工作;对创业热情高、适合创业的村官,在综合考量能力、风险意识、心理素质等因素后,因人而异实施全托、半托、单飞等分类培养方式。“选对人,创业就成功了一半!”段华礼解释说。
为了不让村官创业“倒”在起跑线上,“除了精选人员外,如何为村官提供诸如项目、资金、技术、市场等创业元素的支持,我们能为村官想的,基本都想到了,而且一一落地!”团县委书记胡永明介绍说,有不少村官反映,创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资金不足,由于大多没有固定资产用于抵押,也缺少有分量的担保人,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为此,该县从不充裕的财政资金里挤出20万元,作为贷款担保资金放在银行。按照1:10的撬动比率,可一次性发放贷款200万元。为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团县委、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信用联社专门组建了联合评审团,对村官们的贷款申请严格把关,确保有志创业的村官每人拿到5-10万元贷款,由县财政全额贴息,并规定初次还贷从贷款日的半年后开始,尽可能缓解村官创业初期资金周转压力。
为了扶持村官创业,富民县另一做法是,村官创业不用交一分钱税费。县地税局相关人士介绍说,县里专门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额返还村官创业所有要缴纳的税费。县一级能免掉的就直接免了,县里无权免的,村官先缴然后凭发票报销。该县大学生村官创业第一人、永定街道西山村村官王芳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幸福猪倌路”:3年累计实现纯利润50多万元。眼下,年出栏600多头生猪,年均纯利润20万元左右,“至今没交一分钱税。”在她的带领下,27户村民走上了养猪致富路,她因此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富民县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村官优质项目库”,依托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为村官定向提供一批成熟项目。据了解,项目库里有好几百个项目,投资额度在5000元-10万元区间。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李俊彪介绍,投资5000元是“入门级”的,推荐的是诸如东亚飞蝗养殖之类的项目。蝗虫抗病能力强,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投入也不大,“我们还随项目免费‘奉送’专家一名,云南首家专业养蝗场老总张云波亲自带徒,虫苗、技术、销售他全包了!”至于10万元“最高级”项目,初步选定了“精品农家乐”。作为昆明市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富民县至今没有一家高档农家乐,如果有村官填补这一消费市场空白,想不火都难。
为给创业村官提供技术支持,2011年10月,富民县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协会。协会主席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段华礼担任,团委、农村信用社、人社局等部门负责人,县规模以上民企老总悉数入会。“首批会员118名,有近一半是我们为村官配备的技术、产业顾问!”段华礼说,尤其是民企老总的加盟,对村官不亚于雪中送炭,让村官不再为技术头疼。
记者在富民县采访时还听到,大学生村官们对该县采取的创业分类培养机制交口称赞。这就是,让能力强的“单飞”,暂时能力不够的“抱着飞”一段。所谓“抱着飞”,就是鼓励进园区孵化。2010年12月、2011年11月,该县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相继建成,分别以“半托”、“全托”方式定向培养创业人才。
基本没有创业经验和能力的村官,多数选择了大学生创业园。这是一个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设的创业园,其中划出了一块地,为村官提供“全托服务”。6月1日刚签合同入驻的散旦镇散旦村村官赵诩涵领着记者看了自己新种下去的菜苗,边走边介绍说:“本地一家农业企业出资建了152亩标准化大棚,政府出钱租下后,再免费为我们每人提供2亩大棚用于学习创业技能。从种苗提供、田间管理到订单,企业全包了,我只要负责生产就OK了!”创业园负责人、县人社局副局长赵光俊说,在这里,项目、技术、市场都是成熟的,全托式重在培养一批可以复制的守成式人才。
“全托”政策很优厚,但考核压力不小,“就像读博士‘宽进严出’,创业园要求村官每季度上报一次经营状况表,‘实现产值’、‘带动就业’是两个硬指标,达不到要求就清退出园。”去年入园、如今已发展大棚蔬菜10亩、带动6位村民就业、实现营业额6.8万元的赤鹫镇赤鹫村村官朱玉娥感受颇深:“倒逼机制激发了我们体内全部的创业因子。今后让我出去单飞,相信也没问题!”
对于已有一定创业经验和能力的村官,该县依托鸣丰鹅业科技公司出资打造了创业基地,侧重培养试水市场“深水区”的创业人才,开展“半托”式培养探索。记者看到,占地50亩的基地内,45亩用于扶持村官养鹅,还预留了5亩研发区。研发区聘请云南农大专家担任研发主管,村官任助理。进驻基地的村官每周必须抽一天时间进研发区,跟专家学市场前沿本领,以便将来更好地出去单飞。永定街道永安村村官石春磊今年5月退出了创业园,“转投”基地。问其为什么要“跳槽”?性格开朗的小伙子解释说:“过去在创业园,相当于在浅水区被人抱着游,现在到基地,有人在旁看着,可以独自往深水区游游看!”
富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黄梅认为,扶持村官创业,好的思路与好的政策同等重要。富民县采取的全托、半托、单飞分类培养的做法,目的是想为村官创业提供绿色通道,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