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人小主意多,有村官的样子”
2012-07-13 12:00:00

  穆晓杰2007年从河北大学毕业后,先后有几家大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然而思虑再三,他还是放弃了。2008年10月,穆晓杰如愿被选聘为河北省泊头市四营乡穆村主任助理。亲戚朋友包括父母都不理解,问他为什么非要去村里工作。他说,自己学了那么多知识,应该用这些知识帮助家乡父老走上富裕之路。

  引水修路,使巧劲办实事

  入村伊始,穆晓杰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与村民们同吃、同住,走访了216户乡亲,整理了厚厚一本村情民意档案,他的心里有了谱,接下来就是脚踏实地的干!

  穆晓杰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里安装自来水。原来村里没有自来水,村民只能挑水饮用,在男劳力外出打工的家庭,妇女们挑水尤其辛苦。穆晓杰打听到国家对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有补贴,他找到村党支部书记穆金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村民集资一部分,上级补贴一部分,为村里实现安全供水。这一提议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一个多月,一个自给水塔建好了,自给泵24小时不间断供水,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称赞穆晓杰“人小主意大,真有个村官的样子”。

  过去,村里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碰上雨天,孩子们就只能步行或者由父母背着去上学。穆晓杰要干的第二件事就是修路。经村两委同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筹集资金。别看安装自来水人们心挺齐,可提起修路有些人就直摇头:“没钱!没必要!”穆晓杰二话没说,从自己兜里掏出1000元:“为修路献一点爱心!”村民们感动之余纷纷出资出力。2008年底,一条自西向东的600米主干道砖路修砌完毕,随后又相继硬化了600多米主干道和400多米胡同巷道,村民们高兴地说:“终于不怕下雨了!”从此,他们把穆晓杰当成了“自家人”,有啥事、有啥想法都愿意找他聊聊,征求他的意见。

  跑了50多趟,为村里引进企业

  “咱村的电器越来越多,可电却供应不上,尤其夏天,空调冰箱都是摆设,根本没法启动。”2009年夏天,乡亲们陆续找到穆晓杰,反映这个问题。穆晓杰丝毫没有含糊,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多次找到市电力部门协调,最后终于争取到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并于2010年5月份投入使用。随后,穆晓杰又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给全村种粮大户争取到惠农小粮仓40余套、小麦复合肥300袋。“晓杰真是俺们的贴心人,有困难就找他!”村民们感动得到处宣传穆晓杰,就连外村的人来了,也连声惊呼“穆村变化太大了!”

  群众的赞誉并没有使穆晓杰沉醉,相反,他又在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何让乡亲们生活得更幸福。外出打工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壮劳力走了,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残。能不能让乡亲们在自己家门口打工?经过一番考察与深思熟虑,依据村内交通便利、拥有大块闲散地的优势,穆晓杰多方协调,前前后后跑了50多趟,最后终于打动了华科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桂义,同意把公司落户穆村。该企业的落户直接带动40余户村民就业。穆村村主任穆兰芳尤其佩服这个敢闯敢干的小伙子:“招商引资这么难的事,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子竟做到了,不容易!”

  三年期满,村民舍不得他离开

  路宽了,水清了,腰包鼓了,人们对业余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穆晓杰配合村两委班子向有关部门申请了篮球架和乒乓球台,并筹资近万元把村中心的一个大坑填平,修建了水泥篮球场,建起了农家书屋,村民们高兴极了。

  转眼三年村官期满,乡亲们都舍不得穆晓杰离开,纷纷找到他,恳求他继续留任。穆晓杰答应了,三年的奋斗之路,他已经成了这个村里不可分割的一员。2011年,他又续签三年,决定再当三年村官。

  “现在,村民们种植、养殖致富的意愿非常大,我正联系山东、盐山等多家示范基地,准备前往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在咱村成立合作社,引导大家一起致富!”穆晓杰坚定地说。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杨永明朱华丽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