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举办了一期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学员交流发言时,一名男村官走上讲台,他说:“当村官的三年,我收获了事业、爱情、家庭,从一个单身汉到四口之家,我把农村这张冷板凳坐热了,焐化了!”学员们笑了,现场爆发出一阵掌声。说这话的是安徽省长丰县吴山镇大学生村官余虎。
春节一早接到拜年电话
入村一段时间后,余虎向村里提出,想结对帮助一个困难户,“要全村最困难的”。
村干部把他带到了村民郑章道家,回来后,他感叹:“我一直认为自己生长于单亲家庭已经很不幸了,没想到跟他比起来,我幸福多了。”
郑章道今年67岁,大伙儿都喊他大章道。因为家庭变故,大章道独自带着孙子孙女生活,孙女刚上初三,孙子才10岁。大章道每天起早贪黑进城打工,无暇照顾孩子,小男孩衣着邋遢,捡来的鞋子比脚大。看到这个小男孩,余虎觉得自己有义务要帮助这祖孙三人。
大章道不在家时,余虎便成了姐弟俩最亲密的“大哥哥”,每次过去,他总要给弟弟买点衣服、鞋子,再坐下来帮姐姐补补课。大章道得知情况后,流着眼泪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去年,国家发放孤儿补助,大章道听说孙子孙女不符合规定的条件,十分不理解,在村里大闹。余虎陪着笑脸劝解了3个小时,才劝住了老人。随后,余虎赶往镇里,向镇领导汇报了大章道的情况,镇领导当即批示将在年底慰问时给予其特别救助。
今年大年初一一早,回家过年的余虎接到大章道打来的电话。“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余虎紧张得心都吊到了嗓子眼。大章道却在那头嚷开了:“余书记,我们全家都在电话里给你拜年!我们真的非常感谢你!”那一瞬间,余虎心里暖融融的。
对得起自己就够了
作为一名村官,余虎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帮助一户人家脱贫显然不够,关键得带领村里的老百姓共同致富。
2010年,余虎尝试自己创业,看到邻村的老百姓种植土豆有了效益,余虎也流转了10亩土地种植土豆,他聘用14名村民,热火朝天地干了一个月,却不料遇上冻害,种下的土豆都没有出苗,估算下来,余虎赔了1.5万元。
得知这一情况,镇里帮余虎免去了种子费用,余虎重新进行市场调研,把目标转向了南瓜。南瓜种植技术含量低,成本低,村里土壤也十分适合,但老百姓却心存顾虑:“种土豆都赔了那么多,还能行吗?”
看来,要说服老百姓,还得让大伙看到实惠,余虎四处奔波,终于在市里和县里争取了“一村一品”补助项目,每种植一亩南瓜,市里和县里就给予600元补助,大家伙争先恐后地种上了南瓜。当年9月,南瓜获得丰收,村民的腰包明显鼓了起来,对此,余虎又琢磨开了,他计划建立一个企业进行南瓜深加工,既解决南瓜的销路问题,又能就地提供就业岗位。
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村官工作能让余虎干得这样开心。余虎告诉记者:“我到农村三年,就是要积极工作,即使没有多大作为,但我第一对得起村民,第二对得起自己,这就够了!”
记者了解到,余虎的女友随后也考取了特岗教师,并幸运地和余虎分到了同一个乡镇——吴山镇。2010年,两人成家,2011年又添了宝贝女儿,如今,余虎的母亲来到村里照顾孙女,这便是余虎说的“从一个人发展到了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