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新疆村官“干得好”的两大窍门
2012-09-28 10:3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通过一对一“传帮带”、明确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比例等政策引导,营造拴心留人的大环境,有为、有位,成为新疆村官干得好的两大窍门。

  如何引导大学生村官有为?自治区尝试一对一“传、帮、带”联系制度。规定每名大学生村官都有1名乡镇班子成员或者1名乡镇干部、1名村“两委”主要成员、1名乡土人才结成对子,传授农村工作经验。

  28岁的海丽倩·马合木提,4年前从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开始干起,如今已经成为尼勒克县苏布台乡副乡长。在她看来,融入基层最快的捷径莫过于请教老村干部。“记得我有一次向村民宣传发展设施农业的好处和县委出台的补贴政策时,虽然把种菜和种粮收入对比分析图表一一送到村民家中,但是愿意建大棚的村民却寥寥无几。后来请教一位村里的老干部,才知道村民不领情,原来是有后顾之忧。”海丽倩·马合木提说:“干农村工作,只有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在她的带领下,如今,奶牛养殖、劳务输出、蔬菜种植已成为该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三驾马车”,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也高于全县农牧民的平均水平。

  在有为的基础上,自治区通过政策引导,让大学生村官从“虚”职变为“实”职。去年11月,自治区全面启动村“两委”换届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能进村“两委” 班子,自治区党委采取专设任职条件、专设岗位、专设政策的办法,对在村任职时间较长、群众基础好、条件成熟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参与竞选担任村“两委”职务;对任职时间短,群众不熟悉,但有发展潜力,村级组织发展稳定需要的,采取不占班子职数专职专选方式进“两委”班子;引导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选团支部书记和妇代会主任,明确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目前,新疆5106名大学生村官摘掉“助理”帽子,从“虚”职变为“实”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大学生村官已占新疆大学生村官总数的62%,

  自治区党委基层办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大学生村官将会越来越吃香。目前,我们必须把好入口关,适度控制人数,引进真正优秀的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培养,促进部门联动,以推动人才有序流动。目前来看,这两方面特别是后者还需要更给力。”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韩沁言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