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滦县大学生村官王超等将帮办的残疾证送到西甄庄村村民陈庆安手中。
河北省滦县150多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帮助群众办理生产生活中急需办却又不会办或自身办有困难的事情,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帮出了自信。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已为农民群众办理各类事务6800多件。
“联系卡”架起连心桥
“大爷,这是我的帮办联系卡,以后你有啥事办着不方便,可以随时打上面的电话找我。”滦州镇西八里村大学生村官杨山将“帮办联系卡”挨家挨户地发放到群众手中。小小的“村民事务帮办联系卡”上,村官的姓名、联系方式、帮办内容详细列清,方便群众随时“预约”帮办。“自从有了大学生村官村民事务帮办制度,我感觉自己与村民的感情更深了。”杨山笑着说。
通常,大学生村官在接到村民的帮办申请后,对帮办事项和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将申请人姓名、时间、事务、内容、办理时限等内容逐项登记,由大学生村官到相关单位办理。
“我怀孕五个月了,准生证还未办下来,可把我急坏了,多亏了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王超,仅用一天时间就帮我办妥了准生证,大学生村官办事效率真高!”滦州镇西甄村村民吴丽丽感激地说。
滦州镇马庄户大学生村官张海超讲起村民帮办工作,至今记忆犹新。“我受理的第一个帮办申请是从内蒙古嫁到村里的商亚军,她想把户口迁到村里。我先到县公安局和镇派出所为其办理了准迁证,等她从内蒙古将户口迁出后,我又为她上好了户口。当我把崭新的户口本送到商亚军家里时,她激动得连声道谢,执意要留我吃饭,我婉言谢绝了,心里却感到特别满足。”
“流程图”为帮办导航
为了让大学生村官帮办工作更加顺畅,滦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帮办服务网络。县委组织部还制作了《村民事务帮办工作流程图》,统一印制下发给每名大学生村官。
流程图共涉及户口手续、身份证领取、出生证明、残疾人登记、营业执照、助学贷款、低保申请、涉农补贴等8个类别24项村民事务的帮办流程,同时注明了帮办事务涉及的政策文件、注意事项和时限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帮办效率和质量,成为大学生村官村民事务帮办工作的“指南针”和“掌中宝”。
杨柳庄镇杨柳庄村村民王海东夫妇生育二胎需要办理准生证明,但是户口本和身份证却丢失了,夫妻俩向大学生村官冯颖提出了帮办请求。冯颖按照流程图,分别到派出所和县公安局为王海东夫妇挂失补办了身份证和户口本,随后顺利地为他们办理了二胎准生证明。
为了全力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帮办工作,全县专门开设了大学生村官村民事务帮办绿色通道,县委组织部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党委协调辖区内相关单位,为大学生村官帮办工作提供必要帮助。县委组织部还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帮办工作汇报,及时发现和解决帮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室受理,全程代办
滦县在大学生村官所驻村均设立了“村民事务帮办室”,每周一、三、五为集中受理日,实行“一室受理、全程代办”,全天候接待村民的帮办申请。
九百户镇赵家沟村大学生村官韩明迪高兴地说:“村民对我的称呼已经从当初的‘下乡干部’变成了现在的‘小韩丫头’了,这说明村民们接纳了我”。
“由于帮办的事情多种多样,促使我不断学习政策文件、研究法律法规、制定解决方案,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接触了很多新领域,学到许多新知识,工作经验更加成熟。现在,村里的大人小孩都主动与我打招呼,让我感到温暖、快乐。目前,我已为群众帮办各种事务150多件。”古马镇港北村大学生村官薛明军这样总结自己的帮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