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武邑县55名大学生村官当好基层信访调解排头兵
2012-09-27 10:37:00

  武邑县指导全县55名大学生“村官”做好收集、宣传,调解、联络、代办的“排头兵”。今日获悉,大学生“村官”累计走访村民7000余人,发放信访政策、法律法规资料5400余份,走进农家院宣讲178场,开展信访文艺宣讲活动45场,共收集社情民意231条,代办信访诉求198项。

  做好收集社情民意排头兵。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懂政策的优势,规定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周至少3次深入辖区内的征地拆迁户、低保户、留守户、残疾弱势户、信访老户等家中,倾听民声、了解民情,随身携带民情日记和走访记录薄,及时记录、梳理群众意见建议,向所在村或上级党组织反馈情况,紧急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报告。今年以来,全县大学生村官累计走访村民7000人次,建立完善了农村低保社保、计划生育、医疗教育等5大类民情民意登记台账。

  做好法规政策宣传“排头兵”。为切实增强大学生“村官”信访代办工作能力,开展了9期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重点学习法律法规和征地拆迁、低保社保等服务事项办理要求、条件、程序等。组建10个大学生“村官”宣讲小组,利用周末、节假日走村入户宣传政策,帮助群众释疑解惑,重点帮助长期上访群众耐心解读所涉信访事项、反复宣传《信访条例》等相关法规,引导其采取书信、网络、电话等渠道合理表达诉求。

  做好矛盾纠纷调解排头兵。对走访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三农问题、民政救济等6大类的矛盾纠纷登记台账。对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事由进行分析,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了解双方思想动态,在感情上让群众“信得过”,在沟通上让群众“听得进”,在行动上让群众“靠得住”,坚持引导、教育、感化,使矛盾纠纷在合理范畴、合法途径、和谐氛围中化解。

  做好镇村干群联系排头兵。大学生村官在村里挂职,受镇里管理,在村民眼里又是高学历的大学生,因此,具有联系镇、村、群众三方的天然优势。让大学生村官做好镇村、干群联络员,配合村“两委”落实镇里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主动深入农户宣传镇、村的各项政策,及时将群众的利益诉求、意见建议反馈到镇、村,架起了镇、村、群众之间的立交桥,疏通了群众的诉求通道,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有效缓解了干群矛盾,大大减少了信访稳定事件的发生。

  做好代办合理诉求排头兵。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桥梁纽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收集到的诉求,采取服务承诺代办、3日交接报告、定点追踪办理等方式完成。明确给予群众承诺办理时间(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对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当面交接、电话或网络反映等形式,报送相关部门,并追踪了解办理情况。每名“村官”每月代办信访事项不少于4次。对不愿接受代办的信访群众,由“村官”实行领访,引导群众到规定接待场所反映问题。

来源:长城网   作者:史文环 张东振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