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自主选岗,突破“计划式用人”的桎梏
2012-08-31 12:00:00

  目前,各地2012年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部分已完成选岗分配,一批批新鲜出炉的大学生村官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综观今年的村官选聘工作,我们可以发现,“自主选岗”是其中一大亮点。

  在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不少地方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任职岗位。虽然做法有所不同,但均极大地发挥了大学生村官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了他们的选择。这种摆脱了过去计划式的工作安排,受到了大学生村官的普遍欢迎。近日,本报记者连线山东烟台和江苏仪征市委组织部,请他们介绍各自今年自主选岗的做法、经验,希望对其他地方有所启示。

  山东烟台:

  鼓励回老家选岗人性化

  【做法】

  按照有利于服务管理、有利于开展工作、有利于培养锻炼的原则,在分配时根据毕业生意愿、性别和综合成绩排序,优先考虑毕业生生源地(高考时户口所在地)、父母户口所在地和配偶户口所在地;超出县市区分配名额的,根据综合成绩排序进行分配。综合成绩相同的,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如笔试成绩也相同,“985”高校和“211”高校毕业生或本地生源优先。

  【现场还原】

  7月30日下午14时,大学生村官们来到选岗现场,每个人凭准考证领取一套材料,包括此次选岗的流程说明、全部考生成绩单、各县市区分配的名额以及一份填报岗位的志愿书。

  选岗分为两轮,第一轮是由生源地、父母户口所在地或者配偶户口所在地在烟台的考生先报志愿,经审核确认符合条件的,按照综合成绩排序分配到相应县市区,如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不提交申请,则视为放弃第一轮分配。第二轮分配,剩下的毕业生重新按综合成绩排序,依次填报《分配志愿填报表》,自行选择任职县市区。

  现场大屏幕上,各个县市的名额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动,一目了然。第一轮分配结束后,有26个村官选择回到自己的生源地或者父母户口所在地“下乡”,剩下29个外地村官以及没有选择回生源地县市区任职的本地村官再参与二次选择。全部选定后,由烟台市公证处的公证员现场公证。

  【记者连线】

  纪德臻(山东省烟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我们的自主选岗充分考虑“人性化”,综合考生的个人意愿,综合成绩,性别因素等,优先考虑村官的户籍、父母、配偶的户籍所在地,方便新村官生活和工作的开展。

  这几年来,烟台市的村官选岗一直都坚持人性化,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完善,比如第一年没有“优先考虑配偶户籍所在地”这个选项,后来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村官虽然本人是外地生源,但配偶在本地,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也将此列入考虑因素;还有今年设置的两轮选岗,为外地村官以及不愿回生源地的村官在第二轮留出了充足的选择空间,充分考虑了他们的自主选择权。

  此外,为了体现公平透明,我们请了2名公证员和1名市纪委的工作人员现场监督,选岗结束后现场公证。

  事实证明,我们人性化的自主选岗工作得到了大学生村官们的充分肯定。近几年全市先后选聘390名大学生村官,无一人对选聘工作提出异议。

  江苏仪征:

  乡镇先自荐村官再来选

  【做法】

  按照公平公正原则、补足补缺原则、优生优选原则,分两步进行选岗,第一步是乡镇推介。各镇(办事处)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在大学生村官管理、培养、支持、服务等方面的主要举措进行推介;第二步大学生村官选岗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参加江苏省“985”高校学生驻村实践活动并通过面试考核录用的大学生村官抽签选岗;第二阶段为参加选聘考试录用的大学生村官根据积分高低选岗,积分由笔试、面试的总分与加分项目总分相加而得,如积分相同,则以笔试、面试总分确定选岗顺序。

  【现场还原】

  8月7日下午,仪征市委党校大会议室里,47名新聘大学生村官自主选岗活动正在举行。按照程序,先由各个乡镇和街道办进行自我推介。真州镇党委副书记王武山介绍了“风物淮南第一州”的发展优势;新集镇镇党委书记赵正祥大打关怀、培养牌,该镇培育出了郑福源等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美好的事业前景,让很多新村官跃跃欲试。

  选岗开始了。第一批是9名“985”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他们抽签决定选岗次序。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陈文凯抽到了第一号,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仪征汽车工业园所在的新城镇,将自己的姓名牌,牢牢地贴在了新城镇的空栏中。第二批38名新村官也在两个小时内,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定了扎根的地方。

  【记者连线】

  樊荣臻(仪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我们没有特别鼓励按生源地来选岗,因为不论外地还是本地的大学生村官,在选定岗位后的前三个月我们都不安排实质性的工作,就是给他们下乡,走访农户,熟悉民情,学习当地的风俗文化语言,事实说明,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让一个外地村官融入本地了。

  之前我们也考虑过,如果村官不知道自己适合哪里怎么办,为此我们特别请乡镇来自荐,在大学生村官选岗前就让大家知道哪个乡镇有什么特色。

  这次自主选岗是我们的一次创新和突破。以前一味追求公平,大学生村官的去向统一采取电脑抽签的方式,因而没有办法顾及各人的专业、志愿、特长等,比较机械,难免出现人岗不协调的情况。而今年的自主选岗是一种双赢的措施,让乡镇得到急需的人才,村官得到向往的岗位,人岗匹配度大为提高,让每一名新聘村官学有所用,用之所长,在新岗位上得到锻炼,迅速成长。本报记者许露露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