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记、女企业家、女公交车司机、女护士长……在今年首届南昌市十大杰出女性评选中,一个个美丽的身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南昌女性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女性地位逐年提高,不仅企业要职由女性担任,而且在政治领域,不少女性也取得了卓越成就。
近日,南昌市妇联的一组数据体现出了女性从政地位的提升: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在岗大学生村官有183名,其中女性为68名,占总数的37.6%;在今年9月新招录的大学生村官中,女性比例占一半以上。经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南昌市县处级以上女干部有230名,比2007年增加31名,占总数的15.38%。“这些数据都能体现出女性从政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南昌市妇联组织部部长黄礼娟说。
十位女性被评为“杰出女性”
今年“三八”妇女节,南昌市妇联组织开展了首届十大杰出女性评选活动。据介绍,这批受表彰的优秀女性来自南昌市各行各业,有企业家、医务工作者、农村妇女干部、公交车司机、律师、普通村民等。
“如今,各行各业中都有不少优秀的女性代表,之所以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女性同胞,肯定她们为工作的付出。”黄礼娟表示,女性所独有的细腻温婉和亲和力,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踏实和窝心。
近四成大学生“村官”为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南昌市妇联公布的新一批招募的村官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新招录的村官共186名,其中女性有112名之多,占60.2%。而这是从2008年村官选拔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记者通过一组数据发现,女性村官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共招录39名村官,女性为16人;2010年共招录85人,女性为35人;2011年共招录99人,女性达到了47人。
对于这种现象,黄礼娟认为是女性从政意识逐年提高的表现,“目前,女性从政意识逐年提高,而由于女性与生俱来的特点,有些工作岗位实际上更加适合女性来担任。”记者了解到,女大学生村官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被充实到农村第一线,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创新力。
全市县处级以上女干部230名
黄礼娟告诉记者,女性从政意识的加强并不仅仅表现在女大学生村官比例的提高,全市县处级女干部的比例近几年也同样有所提高。目前全市县处级以上女干部共有230名,比2007年增加了31人。此外,2011年南昌市妇联推荐的12名女性全部当选为市政协委员。
在政治舞台上曾经出现过不少举世闻名的女名人,或许有人会说她们过于注重细节,有人会指责她们过于感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的存在让政治这个原本似乎“严肃呆板”的舞台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事实上,就全国女性干部参政数量来看,南昌市县处级以上女干部的比例并不高,但我们一直朝着推动女性参政议政进程的方向而努力。”黄礼娟说。
现状:26岁女大学生全票当选村支书
今年2月17日,在村里33名党员一人一票的票选下,今年26岁、入驻南昌市进贤县张公镇渣兰村的女大学生“村官”陈彤,全票当选为渣兰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南昌市“公推直选”产生的第一名大学生村支书。
1986年出生的陈彤,2009年毕业于江西师大,2011年9月通过省委组织部公开选聘到南昌市进贤县张公镇渣兰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竞选前,她的职务是渣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负责村里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和“五个之家”工作。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以来,南昌296名大学生村官中已有76人担任副支书一职。而通过“直选”成功当选村支书的大学生村官,陈彤还是第一个。
68人中24人为副书记
黄礼娟告诉记者,截至8月底,南昌市共有在岗大学生村官183名,其中女性为68名,而且全为本科以上学历。从年龄结构看,68名女大学生村官中,21~25岁的48人,占70.6%;26~30岁的19人,占27.9%,“基本上是一个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为主体、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年轻群体。”
而从文化层次方面看,68名女大学生村官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5人。具体任职情况为:书记1人,副书记24人,党组织成员1人,书记助理36人;主任助理9人,其他3人。
两代表一委员比例逐年上升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昌女公务员数占全市公务员(含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20.42%。不仅如此,两代表一委员的女性代表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昌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女委员比例提高到了29.3%。
去年,南昌市妇联推荐的12名女性全部当选为市政协委员,王棠棣就是其中之一。从1983年参加工作后,她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成为了东湖区妇联主席。在她看来,女性在参政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基层工作的女干部能更好地与群众进行交流。“当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女干部是非常少的,一般都是担任副职。”她告诉记者,之前女性干部不仅少,而且一般都在不是特别重要的岗位上担任副职,随着女性参政意识加强,不少重要部门都有女性,如东湖、西湖、青云谱区的副区长均为女性。
相关措施:“4+1”链接模式培养能力
南昌女性参政人数增加的背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变化就是制度化。
2009年6月,南昌市妇联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建立服务女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委组织部和妇联要积极推广由1名县区党员领导、1名乡镇党员领导、1名村“两委”干部、1名致富能手与大学生村干部结对的“4+1”链式培养模式,并安排经验丰富、阅历丰富的女干部与女大学生村干部结对,增强女大学生村干部的政策法制观念,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农村工作能力。2012年7月,南昌市妇联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妇联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以党群共建为动力,通过公推直选等途径,配齐配强社区妇联干部,将政治素质好、能力突出的优秀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村官选到社区妇联岗位上来。
黄礼娟告诉记者,南昌市各级党组织历来都重视妇女干部工作作用的发挥,今后各级妇联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促进女性参政议政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主动配合、积极协助党政部门做好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努力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创造让妇女干部脱颖而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