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收获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回顾成长
2012-09-07 12:00:00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自2008年开始,陆续有30万名有志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带着知识、怀着梦想,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之中。

  村官之路,注定不平凡,也注定不会一路坦途。尽管他们有飞扬的激情,聪明的才智,但如何给新时期农村工作把脉、如何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需求,对年轻的他们来说,也是全新的、巨大的挑战。

  经过几年村官生涯的磨练,一大批年轻人已经摆脱了最初的彷徨,褪去了初出茅庐的青涩,就像春天的树苗一样,在农村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起来。

  成为群众贴心人和致富领路人

  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儿女;只有带领群众致富,才是称职的干部。遵循这样的理念,一大批村官将青春风采烙在新农村建设的蓝图上。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3万名大学生村官领办、参办致富项目2万多个,总投资60.8亿元,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6451个,为24.3万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一大批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涌现出来,他们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农村的技术、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才智,带动群众致富,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还通过创业的摔打,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

  重庆市巫溪县上磺镇上磺村的大学生村官周芸西到村后遭遇到“冷板凳”。她没有气馁,凭着一股韧劲天天去村民家拜访,每次去还买很多糖给孩子们吃,终于让村民们认识了她。为消除与村民的隔阂感,每天清晨,她总爱在村里转一转,看有什么事需要自己帮忙,大至办危旧房补贴,小至调解邻里纠纷……润物细无声,一桩桩小事让村民们认可了她,对她的称呼也变成了“周妹”。

  老牛湾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寂寂无名的小村落,大学生村官何蛟到村后,敏锐地发现了它的旅游价值:曾是黄河上最繁华的码头之一,万里长城与黄河水构成罕见奇景。但这个村又如此贫瘠,村民人均年收入刚满2000元。何蛟决心带领村民建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旅游业。可对连抽水马桶都不知道的村民来说,何蛟的做法无疑异想天开。一开始,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他就一家一家去劝说。创业的艰辛结出了硕果,2010年,老牛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沂州市级示范合作社,全村年人均收入突破4000元,旅游业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现在一提起这个小伙子,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

  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头雁”

  我们看到,农村基层的历练,乡村雨露的滋养,使大学生村官这个年轻、富有朝气的群体,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生力量和“领头雁”。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8.2万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干部,其中,任村党组织书记的3221人、任村委会主任的1839人,任村“两委”副职的3万人。

  2011年4月15日,山东省微山县傅村镇张西村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438位村民无记名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结果有317张选票投给了“85后”大学生村官韩松松。任职2年来,小韩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四处协调帮扶资金,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完成村内主干街道硬化,对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修建农田节水地下管道,打井上电,建设文化广场。一件件实事好事,让村民们“一边倒”地支持小韩。

  山西省高平市北城办事处孔家村的大学生村官常雪梅在今年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靠的是真情赢得了人心。2009年,村民李海英的丈夫突发急病去世,常雪梅当即赶到她家送去200元钱,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民政办为她申请救济款,又为她的两个残疾儿子办理残疾证。村民陈瑞凤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仅靠两亩地维持生计,为解决她的困境,雪梅为她申办了农村低保,今年还为她垫付了100元的养老保险金。

  成为党政后备干部的源头活水

  越是接近基层,越能体味百姓的甘苦;越是感知群众的不易,越想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作为党政干部培养链的基础环节,大学生村官们的经历让他们具备了后备干部的潜质,成为后备干部的源头活水。截止2011年底,有3151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47人进入县直部门领导班子,7537人列入乡科级后备干部,531人列入县级后备干部。

  湖北省英山县大学生村官高金磊任职的第一站是温泉镇百丈河村,到村时,正值村里的万头养猪场开始修建,每家每户都投了股,他也东挪西借凑了5万元入了股。就是这5万元钱,村里人一下子把他当成了同甘共苦的自己人。接着他便全身心投入到养猪场的建设中去,并搬起行李住进养猪场,一住就是3年。在这3年里,高金磊起早贪黑,建设猪圈、学养殖技术、学兽医技术等等。因为舍得吃苦,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去年乡镇换届的时候,他当选为草盘地镇副镇长。当他离开百丈河村到草盘地镇任职的那天,村里的乡亲们买了烟花炮仗一路送他到村口。

  现任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人大副主席的项玉君也有一段难忘的村官经历。刚到炉头村任职时,她被当时的情况吓懵了。村庄道路脏乱,集体账户被冻结,遗留问题一大堆。她没有气馁,通过组建理财小组解冻了已冻结一年多的村集体账户;实施河道整治工程,硬化、亮化村内道路。2009年6月,她创办了临海喜洋洋果蔬专业合作社,聘请了4名大学生村官负责品牌推广和网络宣传。合作社成立以来,共销售柑橘3230吨,实现销售额1530多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173户农户增收致富。

  成为各行各业争抢的“香饽饽”

  经历过3年村官工作的摔打和农村风雨的洗礼,一批服务期满的村官走上了重新择业的道路,他们拥有宝贵的“基层经验”,成为各行各业争抢的“香饽饽”。

  5年选聘6000名大学生村官到神华工作,3年投入6000万元援助西部地区2000名大学生村官创业,这就是引人关注的神华集团“双六工程”。2011年8月25日,首批1500名大学生村官正式加盟神华集团。谈起为何对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情有独钟时,神华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喜武说,大学生村官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又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经过了几年锻炼,不仅增长了才干,丰富了阅历,更重要的是体会了农村工作的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加脚踏实地、珍惜岗位,这正是企业最看重的,也是最需要的。

  2011年5月31日,在北京为任职期满大学生村官举办的双向选择洽谈会上,2000多名大学生村官到会应聘。爱立信、北大方正、北汽福田、联想等318家用人单位设点招聘2500人。很多用人单位拿出上百个岗位“打包”招人。电子控股集团有关负责人说,大学生村官经过农村的磨练,能力和处事经验要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记者手记】

  感受不同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接触过的大学生村官很多。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不少同龄人未经历过的事情,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相比,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群体的不同。

  在翻阅他们的“经历”时,我可以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无论是熠熠生辉的“村官之星”们,还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村官,这段特殊的职业生涯都已经在他们的人生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短短几年时间,改变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很多看法,从他们写下的一篇篇工作日记、心情感悟、乡野随笔里,我们能看到最初的迷茫、彷徨、不知所措,也欣喜地看到,经过村官生涯的锤炼,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经历过农村风雨的洗礼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牢牢地扎根在芬芳的泥土中,自信、坚毅、勇往直前。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