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川西高原上的格尔登玛村阳光灿烂,一条小溪从村子中间缓缓流过,几个村民对着溪水红了眼圈:“洪水涨到了窗户那么高,把我们的仁青带走了。”(8月24日《四川日报》)
村民口中的仁青,是驻格尔登村的大学生村官,年仅28岁的罗州仁青,选择了用最美的青春奉献给川西高原的一切,把大学的知识和才智用于家乡的发展,将扎根乡村、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作为最伟大的事业来追求。他将青春奉献给了家乡的村民,由此他与老乡们感情日深。对罗州仁青来说,村民好比亲人,对村民来说,罗州仁青好比自己的孩子,演绎着真正的干群鱼水情。
既然选择,就是永恒;既然决择,就要扎根;既然追逐,就一往直前。年轻的罗州仁青,可以有许多选择,就像他的同龄人那般,或继续学习深造,或留在大城市从事更有前途更加光鲜的职业。实事上,农村的条件与大城市有天壤之别,看似广阔的舞台,基于先天条件的不足,并不能充分激发一个知识青年的应有才智。年轻,意味着激情、躁动,难以沉寂下来坚守清贫,更难与繁华、激情远离,但罗州仁青却毅然抛弃城市的繁华与安逸,将人生的精彩锁定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将奉献于农村作为事业追求与拼搏的全部。
青年当有时代的担当,在当今这个伟大时代,青年更当树立远大抱负、宏伟愿望、执着追求,将个人的人生出彩与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紧密结合,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哪里需要青年,青年就当奔赴哪里。选拔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是党基于新时期培养与锻炼党的后备干部的一项伟大战略,同时这也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有激情、有知识、有理想,正是广阔的农村天地最需要的人才。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改变农村发展困境,首在要注入人才。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选择,让人生辉煌可以有很多途径。但罗州仁青选择了做一名大学生村官,用青春诠释对农村事业的挚爱,绽放非同寻常的精彩。突如其来的洪水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罗州仁青首先想到的是尽快转移群众到安全地带,没有丝毫顾忌到自身安危,被洪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天地暗谈、万物悲恸,所有熟知罗州仁青的乡亲无不红了眼睛含着悲伤的泪水,洪水无情的带走了他们的罗州仁青的生命,却带不走他与村民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