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亮堂的新房,四五间猪舍,田间种植着蔬菜、当归。数数这几天卖菜赚到的钱,代成有满心欢喜,“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的日子能这么好。”
代成有是青海省大通县克麻村村民。由于自己和妻子患有慢性病,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长期以来,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周边村庄卖自家种的蔬菜。全家人的生活虽算不上好,但也过得去。
命运的捉弄总在不经意间。2008年,代成有在修建自家房屋时,请来帮忙的亲友不幸被掉落的木头砸成重伤,仅医疗费用就近9万元。代成有承担了所有的费用,背起了沉重的债务。
就在全家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扶贫工作队来到了代成有家。
2015年10月,通过精准识别,代成有家因灾因病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敬大鹏坐在代成有家的炕头上,跟他谈起了未来的打算,并介绍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
在驻村工作队的不断帮助和鼓励下,代成有坚定信心要为摘掉贫困户帽子大干一场。2017年初,代成有利用每人54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购置了10头仔猪,开始了脱贫路上的第一次尝试。
代成有的骨子里带着与命运抗争的硬气。在建造猪圈的过程中,为了节省资金,他和家人承担了所有劳动,整整20多天,他的手不知磨掉了多少皮。
同时,夫妻俩还决定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增加种植品种。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代成有从村互助协会贷款两万元,从银行申办小额贷款5万元,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亩,种植了甘蓝、菜花、萝卜、大葱等。
付出总有回报。2017年底,代成有卖猪纯收入两万元,蔬菜销售纯收入6万多元。如今,代成有家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当贫困户并不是光荣的事情。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再说,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代成有说,“脱贫致富,不忘感恩。自己致富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让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