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干部报网 > 专题 > 乡村振兴 村官践行 > 乡村产业振兴> 正文
黄彦欣:切换产业模式 走出富民新路
2018-12-07 09:34:00

黄彦欣到村民家了解大棚花卉种植情况。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福建省南靖县龙山镇南坪村迎来一批又一批自驾游客人。大学生村官黄彦欣既做讲解员,又做协调员,前后张罗,忙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工作场景,黄彦欣一年前刚进村时想也没想到。

  2017年7月,黄彦欣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被选聘为福建省大学生村官,一头扎进南坪村。进村第一件事,就是和镇村工作队队员一起,入户排查生猪、牛蛙养殖情况。从小在县城长大的黄彦欣,只是“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人。当她走到猪舍,面对乱飞的苍蝇,刺鼻的臭味,整个人都不自觉地往外“躲”。“尤其看到牛蛙在田里密密麻麻地叠在一起,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黄彦欣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南坪村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几年前就开始了。整治前,村里环境很差,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山上的养猪户还把污水直接排进溪水中,村民苦不堪言。经过3年整治,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空气清新,水源清澈。“但有少数养殖户出现反弹,村里山地面积大,成为少数养殖户的避风港,他们把猪散养在外,整治难度很大。”村书记陈子添说。

  让陈子添没想到的是,大学生村官黄彦欣的加入,让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出现了转机。

  黄彦欣包干的小组有一位大婶,脾气很冲。小黄每次去找她,她不是闭门不见就是横眉竖眼。工作队上门了一趟又一趟,亲戚朋友也都劝遍了,她还是不为所动。

  有一天,黄彦欣去看望贫困户,路上和这位大婶相遇。大婶看小黄拎着沉甸甸的油和米,就过来帮小黄拎,嘴里还念叨说:“你一个女孩,个头这么小,来咱山沟沟当什么村官,跟着人家跑东跑西,不嫌累啊。”黄彦欣知道大婶有一个在外读大学的女儿,就趁机同她拉起家常。“大婶,这是我的工作,再苦再累再难,也有它的意义。我相信只要有心,再难的事儿也能办成。说不定,你女儿以后也和我一样,做出这个选择呢。”大婶先是一愣,沉默之后再也没说话。

  几天后,黄彦欣和工作队员又找上门去,大婶的态度明显“软”了下来。黄彦欣告诉她,已经为她散养的生猪联系好买家。这一回,大婶很干脆地答应了,临走时还拍拍小黄的肩膀说,“小女孩不容易!”

  南坪村是县级贫困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香蕉、麻笋。近年来,香蕉价格持续低迷,村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怎么办?县镇村三级干部四处奔走,齐心协力为南坪村“摘帽”忙活,黄彦欣心里也憋着一股劲,要为“兴村富民”尽一份力。

  2017年8月,黄彦欣在镇政府微信公众号“灵气龙山”上看到,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可以提供种苗和免费技术指导,发展设施农业,还包销农产品,她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机会,于是提议发展大棚蔬菜,增加村民收入。她的想法得到大家的响应,村委会统一流转52亩土地,建设温室大棚。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长期种植麻笋、香蕉,村民们对大棚蔬菜知之甚少,顾虑很多,谁也不敢贸然行动。为此,村干部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联系公司,商讨合作模式,另一组找到几个种植大户、技术能手,请他们带头领种试种。

  最终,由党员能手、技术能人带头领租,种植大棚蔬菜,由百汇绿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眼瞅着绿色蔬菜在市场走俏,一些养殖户纷纷转身当起了菜农。到2018年春节,村集体收入突破5万元,村民的口袋开始鼓了起来。

  除了发展大棚蔬菜等绿色经济,南坪村还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好了,也可以为村民带来丰厚的收入。

  80多年前,南坪村作为漳州战役的主战场,见证了上千名红军指战员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黄彦欣第一次到村里的时候,退休老书记陈荣金拉着她讲起“红军故事”。2016年底以来,南靖县领导多次到南坪村调研,决定对村民自建的漳州战役南靖决战纪念室提档升级。黄彦欣主动请缨,把多年来群众自发收集的图文资料、红军用过的物品分类整理,和老支书一起修改完善纪念馆解说词。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重新装修后的纪念室由原来的一间扩充为四间,详细描绘了漳州战役的全过程。今年初,南坪村申报了“党建+红色旅游”示范村。

  听说要发展“红色旅游”,村民们都很支持,一周内完成6.33亩征地工作。目前,红色教育基地、“红军路”等都在紧张建设中。

  “现在,我时常走在村内蕴藏红色资源的道路上,望着那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脚下也更有力量了。”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杨涌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