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乡村振兴 村官践行 > 乡村产业振兴> 正文
胡玉兴:上马扶贫示范园,编织村民致富梦
2018-09-28 09:21:00

  

胡玉兴(左二)与村干部商讨产业扶贫示范园的种养区域划分。 杨风胜摄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城门乡金桥村原是个后进村,在全乡各项评比中排不上名次。全村1927人,常住的仅200多人,多数人上了年纪,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5户。这几年,村里虽然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建成了便民服务站,基础设施达到了“及格线”,但离脱贫致富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你放开手脚大胆干吧。”今年1月,胡玉兴带着乡领导的嘱托,一肩挑起村书记、村主任的重担。这是胡玉兴三到金桥村任职,他的职业生涯和这个省级贫困村关系格外密切。2011年至2013年,任金桥村书记助理;2013年至2017年,在城门乡政府工作,兼任金桥村第一书记;2018年1月,金桥村两委换届,胡玉兴书记、主任一肩挑。

  2011年担任金桥村书记助理时,胡玉兴是带着干一番事业、带富一村群众的美好愿望去的。他从跟着看到带头干,自主创建了500亩苗木基地,合作社吸收了26户村民,其中贫困户6户。

  乡村要振兴,脱贫是前提。他深知,摘掉贫穷帽,还得靠产业发展。今年1月,胡玉兴把产业振兴的设想向乡里做了汇报,恰巧,区里决定在金桥村设立产业扶贫示范点,胡玉兴的劲头更足了。

  “光靠‘上面’给不行,改变面貌还得靠自己干。”胡玉兴指着金桥村里的一大片地说,“要不了多久,这里将是513亩的扶贫产业园。”

  扶贫示范园都有哪些项目呢?建扶贫大棚,种植中草药和精品苗木;实施虾稻、鱼稻共作……放眼望去,大棚安装到位了,有机水稻黄澄澄一片,中草药育苗也在顺利推进……

  产业园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胡玉兴介绍,以扶贫大棚为例,合作社统一供应种苗、统一大棚标准、统一技术服务,吸引贫困户加入,通过有机蔬菜、特色采摘等项目获得收益。为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村里鼓励贫困户从银行贷款投入大棚建设。一般来说,贫困户贷款银行是不敢放的,这个瓶颈如何突破?金桥村的做法是村集体担保。同时村里还鼓励干部入股产业项目,以增强群众创业的信心。胡玉兴说,通过这个办法让村干部、贫困户拧成一股绳,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今年5月,胡玉兴在浙江安吉参加培训,结识了某农业龙头公司负责人,培训一结束,他便邀请这位负责人来金桥村考察,商谈合作方案。示范园涉及的农业项目不少,胡玉兴不仅联系农业龙头公司合作,还请了中草药专业的研究生进村指导。“产业示范园要真正发挥示范作用,必须做出特色与水平。”有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胡玉兴对产业的未来更加有把握了。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资金缺口。”政策扶贫资金、帮扶单位的援助资金已陆续到位,然而土地流转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前期投入已经超过了100万,资金缺口很大,胡玉兴便不停地往爱心企业跑,争取更多的支持。同时,还要做农户的思想工作。“农田里挖了水渠,今后还能恢复吗?”有机水稻项目开展后,不少农户找到胡玉兴咨询各种各样的问题,胡玉兴从现代农业特点、土地流转合同谈到产业发展前景,一五一十讲大白话、大实话,打消了农户的疑虑。

  扶贫示范园除了为贫困户谋福利,如何增进其他村民的福祉?“我家不是贫困户,能加入产业项目不?”连日来,多位村民跑到村委会向胡玉兴了解项目情况。胡玉兴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向大家许诺“想致富的都可以加入村里的项目”!流转土地拿一点,入股分红分一点,投工投劳挣一点,多种渠道增收,胡玉兴描绘着产业的美好蓝图,让老百姓有了干头、有了盼头。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周妍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