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乡村振兴 村官践行 > 乡村产业振兴> 正文
破译月亮桥村“发展密码”
2018-11-02 09:16:00

月亮桥村书记陆法明在办公。

月亮桥村的传统制糖技艺引起老外浓厚兴趣。

月亮湾特色旅游项目——风情漂流。

由农房改造的高端民宿。

风景如画的农家庭院。

  一个村庄有吸引力、有盼头的力证,莫过于年轻人愿意来此定居、立业。

  2014年,80后陈林兵从城市回到村里,当上了客栈老板。那时,村里的年轻人还不多。2017年,80后陈聪把他的职业生涯路径转回乡村,开始从事乡村旅游的规划和招商。2018年,80后李审和创业伙伴将木艺工作室从城郊的工业园区腾挪到了乡下一座老旧的农房内。

  这三个年轻人与乡村的深度融合,都是在一个叫月亮桥村的村子里发生的。

  打造乡村游升级版靠什么

  牵手社会资本 依托专业运营

  月亮桥村,位于浙江杭州临安区天目山脚下。靠山吃山,村里的传统产业是竹笋和山核桃的种植加工。“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担任村主任长达10年的张卫荣本身是个实业家,他清楚地知道,产业兴旺是一个村子的最强底气。单单在第一产业上做文章,发展空间很小,而依据村里的自然资源和临近天目山的优势,乡村旅游产业大有可为。

  以前,月亮桥村的乡村游只是小打小闹。陈林兵记得,他的农家乐2014年刚起步的时候,村里可以玩的地方并不多,“就只有一个漂流。”一个漂流项目加上一只手数得过来的农家乐构成了月亮桥村乡村游的初级形态。

  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课题是,如何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7年,乘着临安区“村落景区”项目和杭州市“风情小镇”项目的东风,月亮桥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在月亮桥村村委会大厅里,有一个“项目计划表”展板,上面列出了今年月亮桥村要实施的29个项目,计划总投入4165万元,其中政府资金1555万元,社会资金2610万元。

  10月16日,记者在月亮桥村看到,旧农房正在由内而外“长出”民宿、美术馆等新业态,还有150亩的果园、30亩的玫瑰园……村书记陆法明介绍,政府项目落地后,外来的农业公司和个体老板有投资500万建高端民宿的,有投资300万做观光农业的……他们视月亮桥村为宝地,纷纷在此扩大事业版图。

  月亮桥村和这些社会资金是如何牵手的?2017年底,由村里控股的旅游营运公司成立,负责全村的业态布局和对外招商,既节省了村两委干部的精力,又弥补了专业知识的短板。2018年举行的8次招商会引进了12个项目,村里闲置的土地和农房被营运公司的金手指“点”活了。

  经过土地流转,30亩的玫瑰园建起来了。玫瑰园老板陶女士告诉记者,公司主营的不是单纯的花卉种植,而是集赏花、喝花茶、花园婚庆等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整合一二三产业链条上的资源,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产业链优势。”陶女士自信而笃定。经过闲置农房收购、租赁,高端民宿、手工体验馆等项目得以在月亮桥村落户,业态格局实现了多元化。

  陆法明介绍,月亮桥村正是通过“社会投资+专业运营”模式,最大程度地释放了乡村旅游活力,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今年仅出租村集体所有的农房就入账300多万元。而村民不仅通过流转土地、出租农房赚租金,还通过打工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村里的资源如何进一步开掘呢?旅游运营公司总经理陈聪,此前在临安区里从事传统旅游开发,现在他对乡村这一块非常看好,目前正在统计有意愿出租民房的村民,打算将数据与短租平台对接,为游客提供农家乐、民宿之外的第三种居住选择,为普通村民另辟一条生财之道。

  攻克发展难题靠什么

  班子能人掌舵 情系民生福祉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2016年4月18日,浙江省第一本土地确权的红本本在月亮桥村发出;五水共治工作推进后,村里家家户户安装了截污纳管,浊流变清流;垃圾分类实施后,村貌更加整洁,一改往日蚊虫飞舞的乱象;“三改一拆”工作实施后,村里的视野更加开阔,一些宝贵的集体资产浮出水面……没有这些长达数年的基础性工作,月亮桥村的乡村旅游“PLUS”版就是天方夜谭。为此,村两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拿“三改一拆”来说,当时阻力不小。“房子是我家的,凭什么拆?”四五个村民在拆违现场将村书记陆法明团团围住,不满和不解像一个个掉落的铅块砸向陆法明。他忍着,一言不发,任由他们撒气。“围攻”半个小时后,嚷嚷的村民自己也忍不住笑:“陆书记,我们知道不拆不行,我们就是向你撒撒气,对你个人没意见。”陆法明向记者坦言,受气是村干部的家常便饭,村干部不仅要吞得下委屈,还要舍得下一己之利:这几年一心扑在村务上的他无暇顾及自己的企业,放跑了大把真金白银。“那您的损失可大咯。”面对记者的笑言,陆法明不禁严肃起来:“我当村干部本来就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家,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如果两委班子不过硬,即使上面有好的项目,也不一定能做好。”天目镇一位负责人说,看上去月亮桥村占尽天时地利,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人和。“月亮桥村两委班子的团结、智慧和执行力在全镇是数一数二的。”

  早前,李审和两位创业伙伴的木艺工作室开在富阳等地的工业园区里,但因园区关停、土地征收等原因不断迁址。后来,他们索性将目光转移到乡村,走小众、高端、订制模式。为什么他们最终择址月亮桥村?李审说,和村主任张卫荣谈的时候,发现他的思想很超前,规划定位很清晰,这是比较罕见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虽然张卫荣没有极力招揽,他们还是钟情于月亮桥村。

  尽管招商引资的压力比较大,但月亮桥村绝不搞“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今年初,曾有一个500万的养老项目伸出了橄榄枝,运营公司总经理陈聪一时很兴奋,但当他和村干部坐下来细细讨论该项目的可行性时,却产生了担忧:所谓的养老项目很可能是披着美丽外衣的地产项目。经过2周的详细了解后,月亮桥村将这块“肥肉”拒之门外。“那种对月亮桥村长期发展不利的项目我们绝不需要。”村书记陆法明说,村两委是全村规划的定盘星,动摇不得。

  村子发展得好不好,村民的感受胜过统计数据。记者走在村里,一路有洗衣的妇女、散步的长者主动上来唠唠村里的改变,那种带着满足、自信甚至骄傲的笑容令记者印象深刻,印证了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9558元带来的惬意!

  经营农家土菜馆的陈建强以前跑销售年收入三四十万,“那现在呢?”“现在少说也有六七十万。”见低调的陈建强不肯透露,一旁的村民抢答了记者的提问,补充道,“在店里打工的阿姨每个月也能挣三千呢。”

  陈林兵操持的农家乐这两年生意也越来越好,今年他还通过自主投入加政府补贴,对庭院、店铺进行了改造。“在家开农家乐,不仅能赚钱,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日子和和美美。”陈林兵说。在月亮桥村生活工作多年的陈林兵,对村里的认同感与日俱增,他给记者讲了他最近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成为一名党员。“我要更好地参与到村级事务中去,为我的村子和村民服务。”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周妍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