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他”眼看大学生村官 > “他”眼中的大学生村官> 正文
听山西大学生村官说自己
2016-08-04 17:11:00

  八月的夏季,烈日当空,热风炙人,脚下的沙粒都被晒得发烫。晋南的农村,山路崎岖,尘土飞扬,煤渣尾气都飘浮在空气里。

  团队的主要成员,2010级的石娜就是坐在父亲的摩托车后,穿梭于山西晋南的村落间,用了近半个月时间,调查了河津市5个村庄的大学生村官。

  “每次调查都要经过这样一段曲折颠簸、不太干净的山路,所以每次回家,我都得洗澡。”回忆起调研过程,石娜说,“在调查中,给予我最多帮助的就是父亲”。石娜的父亲不仅充当了司机,有时更甚是最直接的调查员。

  石娜说,“爸爸能够用方言同村民、村官们交流,扫除了很多语言的障碍。”此外,对于村情了如指掌的石爸爸,不仅总能够帮助她找到村委会等部门,获得他们的支持,寻到村子里的大学生村官,更是石娜田野调查中的好搭档、信心的给予者。

  “爸爸不仅能帮我,更时常教我如何解释调查的目的。”石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有时是我一个人找村民和村官攀谈,我爸虽在不远处等着,但还是很壮胆。”

  2011级的任成在团队中主要负责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这位在网易公开课堂上自学《统计学》,为了分析数据精读了三四本SPSS统计软件教材的大男生告诉记者:“定义、录入、基本数据分析,显著性分析、回归分析……这一切都少不了。”“没有最仔细,只有更仔细”,“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大学生村官们对自我的态度,我们花费了很多精力,极尽了能掌握的最科学的方法”。

  团队主要负责人李露介绍,有67.93%的在职村官认为媒介中的报道情况和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存有一定差距。“我们分析,许多报道是一些大学生村官群体当中优秀成员的真实故事,是他们这一新兴群体当中的翘楚。但一个群体当中的突出个体的优秀典型,并不能概括绝大部分人的工作情况和所面对的问题。”

  在对山西11个县市区农村的抽样调查显示,有64.15%的在职村官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有59.12%的在职村官,认为自己的工作对农村起到了一定带动作用。但当问及他们“在农村基层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建设作贡献的程度”时,却有55.35%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他们很少能够真正地为基层农村服务,平时只是完成了一些很简单的日常工作。

   一方面,是大学生村官们认为自己“对农村工作有一定带动作用”,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另一方面,是村官们对于自身所发挥的“一定作用”的程度评价是“很少”,是“日常只做些很简单的日常工作”的无奈。 

  蔡楚泓说,他们曾经集体讨论分析过这一现象。“我们认为虽然在职大学生村官们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满意’,且认为自己在一些领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当让他们坦诚地面对,并具体地去评估这种作用时,他们又陷入了身份尴尬、认同缺失、工作错位的困局。”

  帮助团队在长治做调查的张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虽然,的确有一部分人把到农村任职当成一种过渡和跳板,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下不去’,也并不是所有的村官都‘用不上’。”张明通过他的切身经历,理直气壮地说。

  张明所调查的村子是长治山沟里的一个不起眼的贫困村庄,“村子里除了山就是山,200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才1000多元,主要都是靠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

  张明告诉记者,就是在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这个往日贫穷的山村,聚来了资金,办起了养猪场,开启了“合作社经营”的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到了长治市的扶持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计划,进一步运转起了蔬菜和中草药种植基地。

  “在我眼里,这位大学生村官可真不是‘下不去’、‘用不上’,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扎进去’、‘用起来’的效果”。张明告诉记者,服务期满的这位大学生村官被村民们选为了村支书,继续留在村子里。

  在“大学生村官形象研究小组”的报告中,记者发现在职大学村官当前最困扰自己的问题是:“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阅历和经验不足”、“村官期满后的去处”、“资金短缺”、“优惠政策能否落实”、“村里矛盾大、很复杂”。

  此外,有51.57%的在职大学生村官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先锋队”,有49.69%的村官认识到自己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的受训者。其余的9种形象描述都没能被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村官所认同。显然,在职大学生村官对自身的角色知觉并不清晰。

  调查小组认为,在职大学生村官认为自身的形象和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是壮志满怀,却面临身份认同缺失境地的青年群体。

  链接: 

  1个团队,跨3个年级,15名学新闻的大学生。

  历时1年的调查研究,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资助,11个地市近百个村庄的问卷调查,5年1258篇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由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15名新闻专业本科生组成的“大学生村官形象研究小组”用700多名应届毕业生对大学生村官的期待,近500名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160多名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身份认知,碎片化地还原了大学生村官“相对真实”的形象。  

  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学生“大学生村官形象研究小组”项目负责人:

  蔡楚泓 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专业应届毕业生,课题发起人,团队组长

  李露 山西大学文学院2010级新闻学专业班长,团队副组长

  团队成员:

  山西大学文学院201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易秉权、杨可、石娜、王霞、孙婧梁

  山西大学文学院2011级新闻学专业学生:薛晓薇、梁晨、任成、焦婧颖、陈斯洋、李娜、付亚婷、尹鲜鱼

  指导教师:

  庞慧敏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青年教师,现在德国

  袁文丽 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复制本文链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