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喜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 话丰收> 正文
“丰收节”话丰收
2018-09-26 11:03:00

  今年9月23日,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及全社会对广大农民的尊重和对农业农村的重视。

  “丰收”一词,自从1700多年前的晋朝开始,一直沿用至今。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广譬》中就有“而凡夫朝为蜩翼之善,夕望丘陵之益,犹立植黍稷,坐索于丰收也”。元代王恽的《劝农诗·粪田》中有“田果粪余根本壮,纵遭水旱亦丰收”。上世纪30年代左翼剧作家洪深创作的颇负盛名的“农村三部曲”中的《香稻米》第一幕中有这样的台词:“今年却更当‘报谢’了!像这样的丰收,确是少有”……丰收是广大农民自古以来的期盼。

  千百年来,农民们把丰收寄希望于“天”,希冀老天“风调雨顺”。北京的天坛,就是历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地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望天收”的结果,也正如诗人白居易在《杜陵叟》中所云,“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在旧社会,即便丰收了,农民的日子也不一定好过。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就反映了江南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以及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就是旧社会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麦浪滚滚闪金光,十里歌声十里香,丰收的喜讯到处传,家家户户喜洋洋……”一首《丰收歌》,唱出了翻身当了主人的农民面对丰收的喜悦之情。然而,当时丰收的标准却很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定出指标是,全国几个主要不同地区的粮食, “争取每亩平均年产量分别达到400斤、500斤、800斤”,广大农民还是在温饱线上徘徊。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时。中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安徽省小岗村农民那鲜红的手指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大幕。“大包干”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交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这时的农民才真正有了丰收后的“获得感”;解决了温饱后的农民开始在提高种田的效益上做文章,“万元户”应运而生,这时丰收的概念已从“吃饱肚皮”向“鼓起钱袋”延伸;随着种子、肥料、栽培技术的进步,广大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中解放出来;免除农业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丰收是农民们“创造价值、提升价值”的体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今天的“丰收”一词,成为乡村振兴、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代名词。

  正如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所说,“农民丰收节是要帮农民创造价值、提升价值、振兴文化。”

  同样是“丰收”,古今含义却不同。

来源:人民日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