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看到这个页面,表示您的访问出错,这个错误是您打开的页面不存在,请确认您输入的地址是正确的,或者请通过下边的搜索重新查找资源,中国江苏网感谢您的支持!
30秒钟之后将会带您进入中国江苏网首页!
“十四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目,在四川省南充市的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西充话)地区以及附近地区(比如嘉陵、顺庆、西充、南部)比较盛行。历经演变,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为南充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于是当地乡亲就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
蛴蟆节的主要活动就是送“蛴蟆灯”和小孩子摇嫩竹,正月十四清早,乡亲们就开始忙碌着制作“蛴蟆灯”。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就点燃自家的“蛴蟆灯”,吹着唢呐、敲着锣鼓、抬着彩龙、挥舞火把,浩浩荡荡地朝村边的小河走去,人们把“蛴蟆灯”插入土中或放入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