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喜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 农业农村成就展示> 正文
农村各项事业协同发展
2018-09-20 16:40:00

  综述: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的生活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农民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一、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

  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新农合、合作医疗、养老制度实现全覆盖,而且全面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

  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整治

  (一)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地区“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2016年,农村地区有99.7%的户所在自然村均已通公路、通电、通电话,分别比2013年提高1.4、0.5和1.1个百分点;有97.1%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有线电视,比2013年提高7.9个百分点。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的村占24.5%。

  (二)农村人居环境日益宜居。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8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23.3%,年均增长5.4%。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实现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占15.8%。

  (三)农村社会管理扎实推进。保障农村居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全国农村有55.9万个村委会,基层农村党组织56万多个,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一)总体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率先将美丽乡村创建由地方的一项工作推向全国,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一是整合政策,开展试点创建。共发布推出1100个美丽乡村试点创建单位和390个美丽休闲乡村。二是制定标准,引导具体创建。出台了《农业农村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与国家标准委共同起草、发布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帮助地方出台了一些地方标准。发布了农业农村部美丽乡村创建十大模式。三是聚合资源,合力开展创建。与有关部委、各社会组织、地方党委政府联合组织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论坛、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中国美丽乡村快乐行、美丽乡村博览会等有影响的活动,推动全国美丽乡村建设。

  (二)美丽田园

  吉林省和龙市平岗绿洲稻田。吉林省和龙市依托优良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海兰江畔万亩稻田景观,打造中国美丽田园。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林油菜花。每年二月,贵州万峰林油菜花争相开放,近万亩金黄色油菜花与周围的山峰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增收,促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三)美丽休闲乡村

  北京市密云区司马台村。司马台村位于北京密云东北部司马台长城脚下,拥有较为优越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该村借助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综合度假区项目入驻的机遇,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打造“乡村酒店”,通过统一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实现了民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贵州省盘县岩脚村。近年来贵州省盘县岩脚村采取“村寨整治、群众参与、绿化点缀、旅游带动、产业支撑”的模式,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断发展。

  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加强

  (一)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扭转传统农业生产系统面临被遗忘、被破坏的窘境,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2012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和认定标准,组建了由农业、生态、文化、社会等领域27位专家组成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分4批共认定了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时,注重加强动态保护,对已认定遗产进行第三方评估并开展遗产普查,摸清基本情况,挖掘有潜力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与要素。通过发掘保护工作,有效填补了国家遗产保护在农业领域的空白,带动了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耕文化弘扬。例如:分布于云南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的崇山峻岭中的红河哈尼梯田,面积约18万公顷,已有1300多年耕种历史。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系贯穿其中的特性,使其独具山地农耕景观,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和文学艺术价值。

  (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作为主导者,推动和引领世界农耕文化保护与发展,推动我国11项传统农业系统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一。颁布全球首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领导全球遗产科技合作与管理实践。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作者:霍然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