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扶贫 > 要闻> 正文
【扶贫扶志】贫困户老杨夫妻再也不打架了
2018-08-17 09:32:00

 

  图为村干部们在为老杨夫妻(右一右二)做调解工作。左一为李娇。

 

 

  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长新乡豆寺村,贫困户老杨打了多年的夫妻架,如今再也不打了。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要从今年元月3日说起。豆寺村党总支书记杨泽繁的电话突然响了。通话结束后,杨书记把村监委会主任庆飞、大学生村官李娇喊到一块,布置了一项“临时工作”:“先把手头其它工作放一下,我们一起去一趟沙坪组贫困户老杨家,夫妻俩又打起来了!”

  “这对夫妻一年要打18回呢,管他干啥”接到劝架任务的村干部纷纷吐槽起来,都不太想去。这是因为,老杨家很特殊,是一个再婚重组家庭,老实本分的中年农民杨乔青,和身体有残疾的妻子杨润花感情并不是很好,加上时常被村里人嘲笑“穷鬼”“没本事”,老杨的性格变得消极暴躁,稍不顺心就对妻子大打出手。这两年,村干部们没少上门拉架。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村干部主动给老杨送项目送技术,他却爱理不睬的,村干部们都觉得老杨没救了!可杨书记始终没有放弃,“一次不行就两次,十次不行就一百次。正面不行就迂回……”

  那天,豆寺村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场雨,寒风夹着冬雨,别说出门了,呆在房间里都很冷。看到村干部们的畏难情绪,一向好说话的杨书记板起了脸:“必须去!”

  老杨的家在村边的半山腰上,雨天路滑,村干部们乘坐的皮卡行到半路,就一头扎进了泥坑里,再也开不动了。这时候,杨书记说道:“我们步行上去!”一行人顺着一条直径不足60厘米的山间小路艰难前行。

  没想到,杨书记使的“苦肉计”还挺管用。当他们到达老杨家门口时,正在厮打着的夫妻俩立马停了手。老杨给大家递上干毛巾,惊讶地问:“这大风大雨的,你们怎么来了?”杨书记笑着说:“还不是你这家伙给闹的,我们不放心,来看看。”看到老杨有些不好意思,杨书记趁热打铁,“乔青,当男人要有胸襟,多大点事嘛!”随后,村干部们围着老杨夫妻,苦口婆心讲法律讲情理,一连讲了4个多小时,老杨终于向妻子道了歉,还向村干部表态:“以后,不再和妻子打架了!”

  第二天晚上,杨书记带着几个村干部,“潜伏”进了沙坪组,召开了一个除老杨夫妻以外所有组员参加的“互帮互助睦邻里,团结一致战贫困”主题座谈会。会上,大家分析了老杨夫妻打架的原因,认为少数村民的嘲讽以及杨家的贫困是夫妻俩打架的根子。经过村干部们的劝导,参会群众约法三章:一、以后谁都不许再拿穷嘲笑老杨;二、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技术的出技术,一起来帮老杨甩掉穷帽子。三、指派大学生村官李娇担任老杨的结对帮带人。会议结束时,杨书记再三叮嘱:今晚的座谈会内容别让老杨夫妻知道,“贫困户是很敏感的,生怕别人瞧不起。万一知道了,拒绝我们的帮助就糟了!”

  负责结对帮带的李娇在认真分析了老杨家的情况后觉得,扶贫必先扶志,对老杨给予精神上的慰藉、人格上的尊重以及温暖的关怀,眼下比送钱送项目更重要!

  于是,李娇试着从思想上入手,帮助老杨一家放下包袱。老杨有两个孩子,其中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儿子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孩子往往是工作的突破口。”李娇计上心头,此后每次上门就故意找老杨的小儿子搭话、逗他笑,或者拿出手机给他看有趣的东西,鼓励他好好学习;李娇还到他就读的小学,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慢慢地,老杨的小儿子成绩变好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老杨夫妻看在眼里,笑容也多了起来。打开了突破口的李娇一趟趟找老杨交心,帮老杨妻子干家务活,闲话家长里短,和老杨夫妻渐渐成了要好的朋友。

  “你们老打架,根子在穷上。”李娇向老杨夫妻介绍了本村向佛坡组贫困户杨保佳脱贫致富的故事,鼓励他俩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老杨夫妻听了之后心动了:“如果有好项目,我们愿意试一试!”

  有什么好项目呢?老杨的情况很特殊:既缺资金,又缺劳动力,还缺技术。养生猪?资金缺口大;种金银花?技术不到位;种烤烟?劳力跟不上。李娇决定迎难而上。

  第一个项目是生猪养殖。老杨双手一摊:“没钱买猪!”李娇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存款,又联系了在乡农信社工作的朋友,几经努力,申请到了3万元扶贫贴息贷款,为老杨家购回了第一批猪崽。之后的饲料、疫病防治、养殖及管理,李娇都全程参与,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老杨的养猪项目有了李娇的操持,顺顺当当。

  猪养起来了,紧接着金银花种植项目也如期上马。对于金银花种植,李娇和老杨夫妻都不会。于是,李娇上网搜集资料,自己学会了,再教给老杨夫妻;李娇还“三顾茅庐”,把挂钩本村的乡农科所专家请到老杨家地里,手把手教老杨如何修剪、如何施肥、如何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老杨家的1.5亩金银花采摘上市,收获让全村人大吃一惊:金银花产量是去年的两倍。

  发展烤烟项目,对于老杨家来说是最难弄的。烤烟种植需要劳动力,娇小的李娇就自己顶上去,给老杨家当义务劳力,随叫随到。她还想办法,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为老杨家投劳。要种出精品烤烟,也要有一定的技术,可李娇对烤烟种植完全是陌生的,但她不会就学。去年收烟叶的季节,她一有空,就跟着杨书记到他家的烤烟地里学习如何采摘,怎么辨别烟叶等级……今年9月,李娇将用所学的技能,帮助老杨家收获第一批“脱贫烟叶”。

  在李娇的帮助下,老杨家的老旧住房得到了修缮和加固,他妻子的医疗问题也有了保障,两个孩子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扶持,现在夫妻俩再也不打架了,生活过得和和睦睦的,“我们也要站起来嘛!”听到老杨这样说,李娇特别欣慰。她觉得,尽管为老杨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些小事为老杨一家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她坚信,对于点燃了激情的老杨一家来说,脱贫指日可待!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聂伟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