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柳芽露白,是土峻头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在后山有三亩樱桃园的鹿叔见到我,热情地说“小张啊,你这个“农医生”很厉害啊,我以前嫁接成活率都不高,今年嫁接前我就试着在农医生上搜了,发现人家都不搞中桩嫁接,改用低桩培土嫁接啦”。
鹿叔所说的“农医生”是我担任村官八个月来,积极向村民推广的一款互联网手机农业专家问答软件,村民只需下载并注册软件,将有问题的作物拍照上传再加以简单的文字描述,就有农业专家免费回答,此外还提供农业方面的热点新闻、致富经验和农业专家网络授课。
回想八个月前,初到土峻头的我满心疑惑,不知道自己能为村民做什么:论精耕细作,我比不过老农;论传道授业,一个学艺术的大学生跟农技员又风马牛不相及;论领导致富,毛头小子肚里空空更是不敢瞎想。
偶然间与同学交流,得知他正在做一款叫“农医生”的软件,经过一番了解,我发现这还真是互联网移动的好软件,这么好的东西一定得赶紧让俺村的村民用上!向同学讨来宣传单页后,我立即在村委会放了一大摞印有二维码的宣传单页,然而一段时间过后,拿宣传页的村民寥寥无几。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东西要推广才能起到效果,怎么才能推广好呢?我转变推广思路,把下载“农医生”的二维码做成钥匙挂坠,挨家挨户上门推广介绍送挂坠。在推广的过程中,村民对于这样一款软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表示了使用的想法,推广的过程出人意料的顺利,不过也遇到了非智能手机农户不能使用、农户年龄偏大操作较难等问题。
俗话说得好“信广告不如信疗效”。土峻头家家户户种草莓,草莓是土峻头的活招牌,更是村民的经济支柱。然而今年春天降雨多,草莓大棚湿度大,烂果情况非常严重,村里的农技员吴哥试了各种方法均不见效。最后他想到我在手机上给他安装的“农医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拍照提问,结果不到半个小时,网上的专家就进行了详细地解答,按照解决方案施药后,烂果情况大幅度好转,全村最起码挽回了近五万元的损失。草莓烂果的解决,让村民看到了“农医生”的疗效,让农技员吴哥找到了自己的第二课堂,也让我看到自己的坚持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如今,“农医生”这款软件出现在越来越多土峻头村民的手机上,果树出了问题先问“农医生”,再问农技员已成为一种习惯。站在“互联网+ ”的风口上,年轻的我更加坚定了推广“农医生”的信心,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农业技术信息化平台,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科技兴农。(作者为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土峻头村书记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