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是我的第一个身份,而现在的我又多了另外一个身份——志愿者。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使用越来越简便,尤其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老年人有智能手机却不懂如何使用,需求迫切。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我报名参加平房乡中老年智能手机班,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志愿教授智能手机的用法,希望能为那些有需求的老年人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志愿奉献——每周我会利用周日上午的时间来到手机班,为中老年人教授简单比如发短信、打电话,复杂的发微信、上网购物等内容。其中有两个老年人让我印象很深。我在教一个老爷爷微信如何添加验证好友,后排一个老爷爷冲我顺口喊道:“服务员,过来”,我说“您稍等会,马上就来”,等我过去了,爷爷先给我道了个歉,说“不好意思,姑娘,叫错了,别放在心里”。我笑道说“没事,爷爷,您没叫错,我就是为您服务的人员,就是服务员。”爷爷开心得说:“你们比自己孩子还耐心,有你们在,真好!”另一位奶奶是拿着iPad来的,使用水平已经很高,写字流利顺畅,但是不会用微信视频,女儿长期在国外,想平时视频和女儿聊聊天,说着,我就帮她把视频发过去,利用无线网络迅速和女儿见了面,奶奶很兴奋,一直在跟女儿介绍:“我来手机班学习了,这个是一直在教我的志愿者。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还不厌其烦的教我们,我们很感谢”。其实手机对于我们来说是很熟悉的东西,但对于那些老年人来说却可能很困难,而我们只要拿出自己的一点时间,一点耐心,一点关爱,带给他们的确是生活多了沟通,多了色彩,多了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助人自助——成为了一名手机班的志愿者,在帮助这些老人的时候,他们也触动了我感恩的心。老年人学手机不仅仅是为了赶时髦,更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来手机班的这群老年人都像小孩一样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很多老年人都拿着笔认真做着笔记,老年人都说孩子忙,没时间教他们,问他们哪个功能怎么用,孩子就直接给你手机弄好了,老年人哪记得住。其实我们也应该反思,孩子们没时间教老人,可老人们年轻时工作同样忙碌,把一个孩子从小带到大,从吃喝拉撒到完全社会化,都是老人一点一点教的。而我们面对父母合理的需求时,却没想到给他们多一份耐心,多一点关爱。时间在流逝,岁月不等人,子欲孝而亲不在,我们更多时候要多站在自己父母的角度为他们考虑,体贴他们晚年的生活,给他们适时地关心,带给他们心灵的慰藉,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作者为北京朝阳区平房乡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