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3年8月上旬的一天,我正在村里和茆庄组组长讨论该组小蒋家大病救助的事情,一个胖乎乎扎着辫子的姑娘被镇里组织科张科长领来了,一番介绍后,得知是新到我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叫曹莉。说起大学生村官并不陌生,我们村之前已经来了两任大学生村官,后来也都通过考试考走了,所以对于这个女娃子村官,我心里嘀咕着,又来了个“飞鸽牌”,一段时间内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考虑到是个女孩子,更多时候安排她呆在村部,整理整理资料,充当打字员。
一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有一天,我刚从地头查看秸秆清运情况回来,她主动找到我,她说,闫主任,你看我这主任助理,天天呆在屋子里,前面三个月已经把近几年来村里的台账资料整理的差不多了,对村里的大概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是常态化整理资料了,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这样再呆在屋子里,感觉浪费青春。我问她,想干点啥?她说,想到庄子里走一走、看一看、访一访,看看能做点啥。此时,我心里暗笑着:用不了几天,你就不想不想下去了。但还是跟她讲了区里“三解三促”,镇里“三百”走访文件精神。此后的很多天,就听到村里小组长谈到她走村入户挨家挨户走访,一边帮群众做些家务农活,一边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收入就业情况的信息。通过走访,她对村里现有几家小规模“三来一加”项目产生了兴趣,这些“三来一加”绣花项目虽小但带动了不少留守妇女就业。
农村最难的是发展,群众最盼的是致富。经过认真考虑,她决定努力引进一个规模较大的三来一加项目,她通过联系镇里工贸中心、网上搜集和联系亲朋等方式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于2014年4月份创办了宿豫区曼腾服装加工厂,时间不长,就接到了第一笔订单。起初创业十分艰辛,她经常往返于镇里和工厂,既要做好工贸中心的工作又要经营服装厂,还要考虑怎么扩宽销售渠道,带动更多低收入户实现就业。经过半年的共同努力,现在服装厂已经从起初的100平米扩大现在150平米,机械从3台扩大到12台,就业人员也从8人增长到16人。每到给员工发工资时,她都会倍感欣慰。
村里有个小型的手套厂,生产规模小、销售状况不佳,几乎面临倒闭的状况,她主动与手套厂老板联系,经商议入了股,并于2014年9月份联合成立了宿豫区曼飞工艺品厂。有了上次的经历,她有了自己相对稳定的客户源和销售渠道,厂子的销售慢慢有了起色,订单也随之多了起来。2014年9月下旬,宿迁市金种子网络大赛正式举行,她认为这对于促进她的厂里的产品实现网络销售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经过一番努力,她成功将手套厂里的产品推介到组委会,经过大赛组委会的严格审核,最终确定为网络货物。与此同时,她抓住宿豫区成为京东商城全国农村电商首个试点县区的机会,积极开设了网店,专卖厂里的产品,并为自己的产品代言,拍摄了宝贝详情页。经过努力,她先后获得了宿迁市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市月十佳、市周冠军和区周冠军的好成绩。如今,厂子的运营已上了轨道并已初具规模,现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生产车间400平方米,生产机器20多台,预计年产值近200万元,员工工资按计件算,固定员工平均工资近2000元/每月,共吸纳了近120户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五保户和低收入户65户左右,村民们在背后都议论,这个“娃娃”村官真不简单,不但自己富了,还让农民在家门口上了班。
今年两会上,学习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创客”这个热词印入脑海,让我猛然想到,身边这个小女娃子不就是行走在农村大地上的“创客”吗?(作者为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前进村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