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激起了无数情怀人士的共鸣,似乎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生总逃脱不掉“苟且”的影子,而“诗和远方”我们永远无法到达。刚开始我的村官工作时,我也曾有过同感,而现在我更加确信的是“诗和远方”就在我们脚下。
初出茅庐,那段“苟且”的生活
去年8月初,我来到广饶县广饶街道颜三村报到,开始了村官生活。满怀一腔热情的我,整天思考如何在村里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憧憬着未来的“蓝图”,觉得那就是我的“诗和远方”。然而,工作刚开始不久就发现打开工作局面似乎有些困难:
一是入户走访遇尴尬。入户走访是村官了解村情,也是村民了解村官的一个重要方式,走访中我尽量“多问村民,多聊自己”,希望能够制造一些交流的话题。然而,几天下来,独门独户的走访效果并不显著。有的村民非常拘谨,不愿多谈;有的村民误认为村官有偌大的权利,就一直哭诉自家的困难,让我建议村里给些补助;有的村民比较直接,上来就问你们来能干啥......这与我想象中的交流氛围出入很大,也让我开始明白想要融入这个群体并不是那么容易。二是村里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我似乎很多余。在临沂大学参加省委组织部举办的2015届“选调村官”培训时,听到往届优秀村官们如何处理村务,带领群众致富等先进事迹,我就将一些好的工作方法记录下来,心中跃跃欲试。然而,到村后发现村内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几乎用不上我这个小村官。党建工作上,村内每月组织一次党员集中学习,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村容村貌整洁,没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也没有非常困难的家庭,整体发展趋势向好。产业发展上,草莓种植是颜三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从最初品种引入到现今已有近20年,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种植体系,并且“颜徐草莓”在广饶已经打出市场,产销量旺,效益可观,草莓种植户平均一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加上其他大田农作物种植、外出务工等方面的补充,村民收入稳定增长。三是村“两委”把我当成孩子看待。颜三村“两委”成员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书记主任都把我当成孩子对待,平时只让我写写值班情况,做做会议记录,带我去地里看看庄稼,其他村务却极少让我参与。
那段时间,我常常午后一个人坐在村委大院的石阶上思考,有对未来的迷茫,有对当初选择的质疑,甚至还有在村里“苟且”两年的想法。
不经“苟且”,不懂“诗和远方”
坚持自有万钧之力。虽然最初的走访常常出师不利,但我仍然继续坚持走访工作,摸排村情,履行村官职责。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逐渐发现了一些适合我的走访方法。如,在村里转悠时间久了,发现每天10点左右,村里总会有几处妇女们的聚集地,一些农家妇女常常聚在某户的大门口聊天,她们有的看孩子,有的干点杂活,有的就是来聊天玩乐的,比起独门独户走访,和她们聚在一起聊天,不仅不会尴尬冷场,还会得到很多信息,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更让人惊喜的是她们对新来的村官很感兴趣也非常热情,隔天很多村民会知道村里来了一个女村官。再入户走访的时候,一些村民会说“你就是新来的村官吧”,接着话匣子也都打开了。
别赶路,去感受路。随着走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发现很多村民对于孩子教育的迫切需求,他们总说城里孩子有很多学习资源,假期能够补习,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决定利用自身师范专业优势开办辅导班。在得到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的支持后,我的“家门口”辅导班正式开课了。每周六上午开设趣味英语课堂,下午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课间带领孩子们做游戏,“家门口”辅导班得到了村里家长们的称赞。课间了解到村里孩子们缺少课外读物后,积极联系东营日报等媒体、学校社团,筹集书籍200余本,建成村官书屋,让村里大人孩子工作学习之余可以开阔眼界,享受读书的乐趣。
在走访中还发现,很多草莓种植户虽然收入可观,但家家户户种草莓的结果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村民担心日后草莓价格会受到冲击,有的村民想种猕猴桃的想法由来已久,但没有实地考察过,不了解情况,不敢轻易进苗栽种。在与村“两委”商量后,我和“第一书记”积极联系猕猴桃种植基地,在村内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引导,联系车辆,于2015年10月到11月期间先后三次组织村民到博山、泰安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猕猴桃技术。回来后,踊跃报名种植猕猴桃的村民就有26户。我与村“两委”、“第一书记”做好猕猴桃种植户土地承包工作后,一起加入到村民种植猕猴桃的劳动中,一天内全部完成种植任务,种植面积达125亩,建成本县第一个“百亩猕猴桃园”。
在“三严三实”、党的群众教育等活动中,认真协助村“两委”组织会议,为党员干部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解决了一些村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产业发展保守、思想禁锢等问题,为未来发展,解放了思想,开拓了思路,村“两委”对颜三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几件事情后,村“两委”的同志们逐渐开始会说“这件事让小郭去就行”、“小郭办事我放心”……不知不觉中,我慢慢的融入了这个大家庭,看到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样子,我告诉自己要更加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件工作。
“别赶路,去感受路”,我终于明白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不要匆匆忙忙去追寻功利的结果,沿途的每一处风景都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章节,用心去感受村民的需求,用真诚去为他们服务才能真正的打动他们,融入其中。
幸福像花儿一样。今年为了迎接街道举办的秧歌汇演,村里的文艺宣传队从最初选曲、选人、排舞到最后成形排练了半个多月。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会去村里的小广场为她们放音乐,帮助排舞老师纠正队员们的姿势,后期联系定做服装,统计服装号、鞋号,大家排练的不亦乐乎,我忙的也很开心。汇演当天,这些平日里的农家女子身着红色彩衣,手拿粉白相间的折扇,在汇演舞台上载歌载舞,像幸福的花儿一样,摆出各种造型,队形变换流畅,尽情表达着对新时代新生活的热爱,博得围观群众的连连喝彩。看着她们热情洋溢、幸福满满的笑容,那一刻,心中突然满是感动,当前农村群众幸福和谐的生活离不开党、政府和村官们的努力,这样的汇演正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回应,我终于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原来就在脚下
时光恍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工作已快一年。这一年,我看到了农村群众的生活实际,体验了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学到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明白了立足当下、脚踏实地、知难而进才是“诗和远方”。
村官任期的最后一年也会很快过去,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然不多,如何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竭尽所能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在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困难“苟且”中,想办法、出实招,积极作为,迈步前进,成就新农村的“诗和远方”,需要我们每一名大学生村官时刻牢记当初的誓言,不忘初心,践行承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