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大学生村官,我们有知识,我们有胆量……青春在大钊的故乡闪光,热情在希望的田野奔放”虽然期满离岗已半年有余,我却时常不自主的哼唱起这首曾排练过数百次的《乐亭县大学生村官之歌--奋勇起航》。
2008年10月,我经省委组织部选聘到唐山市乐亭县王滩镇东高村任村主任助理。三年的村官生涯,有激情、有迷茫,有汗水、有收获,点点滴滴见证着磨炼中的成长,它们交织在一起凝成一股深厚的感情,镌入生命,叫我眷恋难忘。三年后,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而如今,当我重新审视这段无悔的青春韶华时,更多的是无尽的感恩。
感谢村民,教我融入你们的生活
刚入村时,我是一个刚从校门走出来的青涩女孩,见人脸红,对农村工作一无所知。村干部们以对待自家孩子的耐心,以培育人才的博大胸怀,原谅我的幼稚,宽容我的无知,言传身教,善于压担子,让我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我任职于王滩镇东高村,支部书记刘大伯是最先了解我的人。刚入村时,和他一起走在路上,他总是认真的向村民介绍,“这是小王,咱村的村官,以后多照顾着,孩子是帮咱们来的。”然后我把一张便民服务卡递给村民,就这样,在刘书记的“宣传”引导下,只几天,村里的老百姓就都认识并且对我有了个不错的印象。慢慢的,我和老百姓都熟悉起来。
我觉得大学生村官到村里就是为群众服务的,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尽力为群众办实事,从小处着眼,完成大目标。而村干部和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为我迷茫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化作我在村官路上执着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老百姓对我好,我就要加倍对他们好。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动,用真情解民忧。村里的老荣军户从华早年在首钢工作过,每月都会收到从北京寄到镇上邮政局的120元汇款,老人腿脚不灵,我便主动承担起这个任务,三年为老人取汇款30余次,从不间断,更不推脱,并通过书信帮助老人申请待遇获得了成功。
2010年9月,为了增强青年人的凝聚力,我带动村内青年参加由中青网和惠普电脑联合举办的“争抢和谐家庭大礼包”网上投票活动,获胜者可为村子争抢到一些生活用品,全村青年踊跃参与投票活动。虽然最终争抢活动失败,但我与村民的感情却因此融为一体。记得活动刚失败时候,我非常沮丧,认为自己辜负了老百姓的期望,然而大家用质朴的语言安慰,让我感觉到亲情的力量。
感谢政策,帮我建设新农村
三年来,我将自己作为两委班子中的重要一员,在平时工作中,无论是党务、村务,只要是有关村内发展、村情村事,我都主动参加,并且献计献策,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加顽强。面对资金不足的现状,我和两委班子一起钻研农村政策,先后利用国家在农村中实施的一事一议、农田林网、村村通等惠民政策,争取扶持资金,对老区村进行改造治理。
三年来,我们修缮了村址,坚定了党员群众活动阵地;建成了“农家书屋”,定期组织百姓学习;在全村175户安装了闭路电视,丰富群众生活;建成了117座沼气池和117座卫生厕所,新能源在我村利用充分利用;植树种花,美化环境,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员群众的精神面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好的变化,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小村官存在的价值。
而如果没有党在农村的政策支持,我们就如同无水之鱼一样处处碰壁步履维艰。
感谢组织,为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年的村官生活中,县委组织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为我的顺利成长提供了条件。县委组织部在大学生村官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培训和管理,成立了大学生村官联系促进会,主办了《青春风》村官报,并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镇党委为我们制定管理条例,规范管理,指导们树立信心,加强自我管理,并且引导我们在村内开展电脑培训、自办本村三农资讯小报,极大地提高了我办事的积极性、主动性,个人得以更快的适应农村生活,更好的服务村民。
2010年初,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通过12371党建平台向大学生村官发来问候信息,显示了党和人民对村官事业的肯定和支持;2012年,我们又迎来了省委、省政府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向大学生村官公选一批乡科级干部的有利时机,大学生村官的前途将更加宽广。
感谢村官职业,感谢这片希望的田野
大学生村官身上肩负的不仅是一种工作的职责,更多的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期待。我以真情对待百姓,老百姓诚挚待我。每年的三月初三,叫小王去家里过节的电话响个不停,虽然我总是因为忙落下埋怨,但我知道这是肺腑的真情;村干部包容了我的幼稚、我的不足,在重任面前,他们将最困难的扛在自己肩头,却总说这是小王的功劳。
感谢这些让我在这段旅程中坚强的人,是你们的搀扶、鼓励和支持,让我的村官之路难忘而充满激情;感谢村官这个职业,让我体会人间最美的真情;感谢这片希望的田野,让我感受乡村最美的画卷,体验最深刻的村庄变化。
三年的村官生涯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一个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这是我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我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位,从事哪种工作,我都会记得自己曾经在农村工作过,是农村锻炼了我,是农村培养了我,农村有我的父老乡亲。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和未来的人生,基层工作中磨炼出的实干精神和甘于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一直会激励鞭策着我,脚踏实地,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