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离别时。小伙伴们,你们想过吗,在离别时,是先握手还是拥抱?是不顾体面地失声痛哭还是强颜微笑?现在的我只知道,在这次离别后,大家就要各自踏上征途,只能衷心祝愿彼此安好。
当初,我们从远方赶来,操着南腔北调的地方普通话。一见面,就兴奋地介绍着自己,打量着陌生的基层。我的大学在西城,你的学校在望京,他的学校在东城,都是一样的高楼林立,一样的灯火霓虹。都是怀揣着锤炼自己的“青春梦”,我们就此扎根基层,就这样彼此相识了。
此后,基层的锤炼,改变了我们很多很多。原本大学时夜生活的开始钟点,成了我们最为规律的上床休息闹钟声响。学会了早睡早起,处理各种村务杂务的我们,就这样从繁华中抽身而退,享受空降到乡村的宁静和孤独。还好有你们,让我逃离了乡村漫漫长夜的落寞;还好有你们,睡前热闹的小叙,缝补了我心灵深处的不甘。
尤其是我和他,我们的相识,他开始扮演的只是我的同事,演着演着,入戏太深的我俩,就成了一对最要好的知己。一起看过金黄的晚霞,一起看过早升的初日,一起堆过雪人,一起趟过小溪。三年的光景转瞬即逝,难舍离别时。此情此意似同窗之情,又加之“患难与共”之意,让我们的农村生活丰满而充实。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我们这些期满的小伙伴们也是如此。其中,有入公职,矢志为百姓谋福利的,在此,我衷心祝福你;有进外企,加班加点创业绩的,我也祝福你;有考上教师,今后立志传道授业桃李遍地的,更要祝福你;自然,还有选择投身当创客者,前行路途漫漫艰辛,在需要祝福无所畏惧的同时,还需大伙抱团努力。
3年的基层相聚时光,总是一页一页地不断在我脑海中循环播放,播放着一路欢声笑语,演绎着我们的青春洋溢。不过,我们从认识的初始就已经注定了这别离的场面,只是这期间大家都尽量不去管这时光流逝脚步匆匆,更不去想今后每当“月上柳梢头”,是否还有“人约黄昏后”的缘分?但不管怎样,3年的战友情,我们谁都不会忘记。耳畔的驼铃声犹在,千种祝福万种期待。
还是收起感慨吧,告诉自己:距离不是阻隔,即使你在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不知何年,抚摸着岁月的痕迹,你们的脸仍然能从记忆里清晰地呈现,像是在对我说:我们一直在身边。
赵婉茜(作者为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南卷村书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