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近日已经全部完成,这是继两会之后,珠海政治生活的又一件大事,更与众多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人村官、大学生村官等,这些村官在工作中有那些喜怒哀乐?有哪些困惑和期许?他们又将给村(居)建设带来哪些改变呢?请听听他们的声音。
温丽霞
湾仔社区副书记,28岁
28岁的温丽霞现在还是很不习惯别人叫她“温书记”,今年2月份才通过竞选成为湾仔社区居委会副书记的她,是土生土长的湾仔人,她认为在社区居委会工作有两大好处:首先是整天与居民打交道,而她自己就是“不说话就会死”的人;其次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离家近,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
大学毕业的时候,温丽霞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从事社区工作之初,她也曾担心自己会变成婆婆妈妈的居委会大妈。但是事实上,这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顺利成为专职社工,并且非常享受这种工作状态。今年2月份的时候,温丽霞以《从原点出发》为题作了一次竞选演讲,并成功竞聘为湾仔社区居委会副书记。而在此之前,她在2010年就参加香洲区社区工作人员的招聘考试,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位计生指导员。这样的角色转变让她觉得很欣喜,因为这是一项从事与人沟通的工作,而她自己就是一个“不说话就会死”的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滔滔不绝,用洋溢的热情能够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温丽霞说希望将自己的工作热情奉献给湾仔社区,因为自己是湾仔人。温丽霞认为,本地人是社区工作人员的首选,一方面本地人对社区环境更加熟悉,易于与居民沟通;另一方面本地人对社区更有归属感,更稳定。竞选为居委会副书记之后,温丽霞一度担心会脱离一线的走访工作,会整天坐在办公室中,但从最近两个月的工作来看,其实转变并不大,依然是繁杂的一线工作,让她忙得不亦乐乎。
竞选为居委会副书记之后,温丽霞说,最大的改变是学会了换位思考,以往作为计生指导员只是忙着自己的工作,而如今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带领团队一起完成工作。温丽霞说,在社区,姜还是老的辣,虽然老一辈的思维模式已成定势,一些工作方式也让温丽霞难以接受,但当遇到水火不浸、软硬不吃的居民时,老书记一出马总可以迅速解决问题,每每让她佩服不已。
曾玉玲
连屏社区居委会副书记,28岁
珠海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近日已经全部完成,这是继两会之后,珠海政治生活的又一件大事,更与众多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人村官、大学生村官等,这些村官在工作中有那些喜怒哀乐?有哪些困惑和期许?他们又将给村(居)建设带来哪些改变呢?请听听他们的声音。
今年2月曾玉玲刚刚当选了连屏社区居委会副书记,这也是她第一次从事领导工作,此前她也是社区专职社工,主要负责城管、劳动保障、档案等工作。
当选之后,28岁的曾玉玲说自己的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以往的工作主要听书记安排就行了,可以心无旁骛地执行书记的安排,但如今书记遇到工作问题的时候,会叫曾玉玲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这样的转变让她又惊喜又倍感压力。
作为横琴人,曾玉玲对于横琴和保税区周边的社区工作有自己的见解,因为保税区内外来工数量较多,因此曾玉玲就创新性地将街道办与保税区合作,成立了第一个新居民家园,专门为外来工提供服务。这个新居民家园还常设新居民圆桌委员会,委员会选代表的时候外来工参与非常踊跃,报名人数达100多人,从中选出了7位代表不同年龄和行业的代表,其中有大妈广场舞领舞、有保税区里的青年代表、也有热心、活跃的年轻工人。曾玉玲介绍说,这样的圆桌会议受到外来工的欢迎,每次开会居委会也会列席参加,圆桌会议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直接提交居委会,如果居委会也解决不了的话,就由居委会提交给上级部门。这样的会议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
林文锋
井岸镇黄金村村主任,38岁
38岁的林文锋在换届选举中被选为斗门区井岸镇黄金村的村主任,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当村官,之前他一直在外做生意,对于村民们的“厚爱”,林文锋看得很明白,他对南都记者说,自己参选并当选的原因在于村里“两派人都能够接受”,他可以算作是“中间派”。
“分化对立最严重的村”
黄金村户籍人口不到2000人,在斗门区101个行政村当中来看,只算规模很一般的村,比人口超过万人的马山村差很大一截,但这个村在斗门官方人士的口中却是斗门“分化对立最严重的村”,没有之一。
最近5年,黄金村村民分成了两派,势均力敌,因此造成严重内耗。曾在该村担任过书记兼主任的陈炳耀对南都记者说,村里不论做任何事,必然是一半人支持,一半人反对,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代表也是一样分成两派,只要一派支持认可的,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另一派必然要唱反调,结果就是什么事都办不成。
2012年的“三打两建”中,该村时任的4名村干部因涉嫌受贿等问题,几乎被“连窝端”,连带着井岸镇一位住建办的副主任也受牵连,被判处1到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别的村也有村官被调查处理,但被“连窝端”的仅黄金村一个,坏名声随之传开。
村官全部被查,村里的权力出现真空,井岸镇委派拥有千万身家的商人陈炳耀暂时打理村务,不过陈炳耀却发现村里的各项工作太难开展,他稍微强硬一些,立刻会引来强烈反应,去年上半年,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他被大批村民围堵在村委会里共四次,最长的一次长达八天八夜,他不得不吃住在村委会里,而区、镇前来“解救”的负责人也被村民多次围住不让走。此事也引起珠海官方重视。
陈炳耀于去年上半年被镇里安排“休假”,镇里随后派黄金村附近草蓢村书记岑道文来“支援”,主持黄金村的工作,持续至今。
“是村民叫我回来参选的”
“是村民叫我回来参选的。”25日上午,正在河南参观学习的林文锋在接受南都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他很早就已知道村民们分成两派,两派对立较为严重,因此从村里选谁可能都比较困难,而他由于常年在外,则属于两派人都能认可的人选,认为他能起到平衡的作用,因此“怂恿”他参加选举,加上自己也想为家乡做点事,于是就决定参选,而村民们果然按此前承诺的一样,把票都投给了他,竞争基本不存在。
林文锋目前正在学着怎么去做村官,他当选后不久就曾系统地对全村情况进行了一番研究,发现黄金村发展得太慢,有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太多的关系需要理顺。比如,村里2000多亩的集体土地目前差不多“抛荒了”,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土地“抛荒”的事,村里的会计很清楚,他向记者出示了一沓去年2月发出的通知,通知都是给村里承包土地的村民,告知对方土地即将到期,请在到期前将上面的建筑、农作物进行清理等,有些村民签收了,有些没签收,但很多人都是将地转手承包给外地人种,外地人很守规矩,都在到期前撤走了,但部分村民却拒不将地交还给村里进行再次发包,其他村民看到了也如此效仿。
打造渔业文化营造卖点
黄金村一个今年落选的小组长对南都记者说,那批被“连窝端”的村干部以很低的价格把土地包给自家亲戚,这些人习惯了以很低的价格承包土地,如果通过竞标根本不可能再享受那么低的价格,因此会采取各种方式来阻挠或对抗,这批人的家族势力在村里占了不少,当年陈炳耀就是要对土地发包进行规范,才引起了强烈反应的,如今林文锋担任村主任,短时间内恐怕也难以推进这项工作。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林文锋说要“一步步来”,他认为此前村里的发展缺少蓝图,没有方向,而他如今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
“我们准备打造渔业文化,给黄金村营造出一个卖点。”林文锋说,黄金村在历史上是一个以打鱼为主的村,靠近黄杨河,河道多,因此可以在“鱼”上做文章。他设想将河道里的水浮莲进行清理,将河两岸进行修饰,水中放养鱼,既可以网鱼又可以钓鱼,从而吸引游客,该村还可凭借斗门独一无二的荷兰猪养殖基地,开发荷兰猪方面的系列美食,吸引食客,“村里还要有能住的地方,这样让游客能够游玩之后住上一夜”。
周建平
白蕉镇灯笼村书记兼主任,约40岁
3月下旬的一天上午,灯笼村的幼儿园来了几个年轻人,他们让幼儿园老师联系家长,让家长们在中午时把孩子接回家,不然下午选举村书记、主任可能会发生一些事,“小孩子看到不好”。这个情况很快被一些村民知晓,他们通过村干部联系镇里,并通知了公安,下午时十多名镇里派来的人和警察全部到场,在这些人的“围观”下,年约40岁的周建平当选为新一届村书记兼主任。
家底厚实当村官“保险”
灯笼村也叫灯二村,有3700多人,分成15个生产队,村里有一个灯笼沙水乡风情旅游区,曾经赫赫有名,而今举步维艰。
周建平是村里的一个能人,不单有几口鱼塘,还经营饲料,而凡是搞水产养殖的人都知道,能经营饲料的都是“大户人家”,既要有充裕的资金,又要有路子。
周建平在上一届村“两委”中担任副职,口碑不错,特别是他近几年春节都会联系几位条件不错的村民合资,自己出大头,别人凑份子,请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也给村民们留下仗义疏财的印象。不少村民私下里表示,周建平家底厚实,选这样的人当村官比较“保险”,起码不会在乎那两三千元的工资,更不会惦记集体的钱。此次换届选举中,周建平顺理成章地被“扶正”了。
虽然曾在上一届村“两委”中任职,但周建平却不愿评论上一届的得失,只是在措辞中表露出些许不满,比如灯笼村曾是斗门“名镇名村”打造的6个村之一,村里获得了区里的2000万资金,结果只花了400万,剩下的钱愣是没花出去,在区财政局那边挂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投给灯笼村了。
“钱怎么能花不出去呢?要给我,我还觉得钱不够用。”周建平感觉难以理解,灯笼村需要升级改造的地方太多了,只要做好详细规划,分步实施之后必然会有大提升。
要使景区重新游客盈门
当上村里的“一把手”没多久,周建平和新班子协调好了一件事,就是推进村里危桥改造工程。此前,由于有桥附近村民反映施工造成自家房屋开裂,提出各种要求,导致施工严重滞后,在他的协调下,施工方和村民们近日达成一致,村里的两座桥都在正常施工当中,相比之下,附近几条村,工程都停下来好一段时间,至今都没有再复工。
谈及接下来的工作设想,周建平认为要打好灯笼沙景区这张牌,因为这是村里的一笔“无形资产”,承载着“水上婚嫁”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村里会尽最大努力配合景区工作,使景区重新游客盈门。此外,村里也要有一个标志性的物件,比如“水上婚嫁”雕像或者灯笼造型的雕塑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再上一个新台阶。
赵悦崇
斗门镇南门村书记兼主任,38岁
赵悦崇运气好,2012年8月刚当上村书记,第二个月南门村就成为珠海首批5个创建“幸福村居”示范村之一,横空掉下来一个1000万的“大馅饼”。1000万砸进去,南门村大变样,村民幸福指数蹭蹭涨,待到今年换届选举,几乎没任何波折,赵悦崇顺利连任。
1976年出生的赵悦崇在村里长大,1994年曾入伍参军,2002年就进入村委会工作,由于干练、亲和力强、工作讲究方法,在村民那里赢得良好的口碑,十年后,他第一次当上村官“一哥”。
村官虽小,管的事儿却不少,除了常规的工作,光一个“幸福村居”建设就让赵悦崇忙得够呛。他说,项目落地前要与村民沟通协商,落地后要跟踪服务,遇到问题随时解决,比如村里去年要拆除重建几个公厕,由于涉及到三个生产队,很多人不同意,赵悦崇就得三个地方轮番跑,怕自己说了人家不听,专程请来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帮忙协调,最后总算是把问题解决了。
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赵悦崇算是个“小字辈”,他自己也承认,说自己是村民的“侄子和兄弟”,但自从当上村书记之后,他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村民们的“一号服务员”。
南门村不单是斗门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村,在整个岭南地区,也是唯一的一个皇族后裔聚集的村落,特别是接霞庄有类似宫廷的护城河、城门等结构,更是被国内历史专家所赞叹。在首批“幸福村居”示范村中,南门村受关注的程度无疑最高,由于有市委主要领导挂点,又有财政局人员驻村,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因此没任何理由做不好,赵悦崇的压力可想而知,好在过去的两年间南门村做得风生水起。
赵悦崇已经习惯了忙碌的生活,对全村的每个细节都了然于胸,他对南都记者说,接下来村里要做的是将牌坊后的街道打造成一条仿古商业街,今后迎接更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