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镇沅县选聘了26名大学生村官,蓄势待发准备奔赴26个村,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我是全程带着这些青涩的面孔,一路经历面试、体检过来的,与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沟通交流。我发现,新村官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我会分到哪个村?”
“不管被派到什么村,难道你怕了吗?”我问他们,他们有的支支吾吾,有的则坦言,怕被分到特别偏远、条件特别差的村。“一来我的工作生活就不会舒服,二来也没办法大展拳脚!”村官们的忧虑,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而且,类似的想法,我也有过。3年前,即将赴村任职的我,也像这些新伢子一样,怕分到一个特别艰苦的环境,接受完全陌生的生活,从事从未涉及的工作。
点醒我的,是县委组织部长刀祖昌在跟我们新村官见面谈话时,引用的两句古文。一句是“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另一句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这两句话,激励我在农村坚守了下来,直到我到组织部工作。新伢子们,我的曾经就是你们的今天,我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请告诉自己,你选择当大学生村官,本就是来基层吃苦的,来基层扎根的,来基层奉献的,如果能想通这个道理,分到哪个村都没什么好怕的。勇敢踏上征途,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我也时不时听到一些离职大学生村官对“后来者”传播一些负能量,讲述自己任职的地方条件有多苦,受了多少委屈等等。而事实上,作为村官工作的亲历者,我们县历来都是按照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分配的原则,把新聘大学生村官优先安排到有路、有网、有水、有电、有食宿、有办公场所、有帮带干部、条件较好的村;村官到岗后,采用乡镇不定期谈话、县委组织部定期组织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待遇上,足额发放绩效补贴、代缴各类保险,各类考试优惠政策一项不拉,如此高度的重视,如此用心的培养,请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如果这样你还不满意,那你就需要找一找自己身上有没有问题了。有一句俗话讲得好:有的人“拉他一把不想动脚走,背他一程不想伸手搂。”平台搭建起来,是供大家起舞飞翔的,不是让人来躺着晒太阳的,请不要把自己的不够努力,永远归咎于政策不够好。
这些话几年来一直埋在我心里,不吐不快。我以自身的大学生村官经历,想告诉后来的新伢子们:年轻人活得太舒服是最大的不幸,经历永远是一个人最好的财富,如果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休息,那么到老都讲不出一段好故事。现在的我,也总会一遍一遍地想起那段短暂而幸福的村官经历,想起在村委会门口篮球场上躺着看星星的夜晚,想起和村民们一起烧篝火对山歌的黄昏,想起走家串户唠家常的午后,想起办理村务调解纠纷的早晨,充实而朴素,平淡而别致,这份乡情满是泥土的芬芳,这段回忆一直闪闪发亮。
(作者现任职于云南省镇沅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