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心理导航> 正文
李彦宏教你做人生选择题
2015-10-30 10:25:00

 

  李彦宏 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他不仅成功创办了一个了不起的公司,拥有5万名员工,而且他的产品,几乎每个上网的中国人都用过。

  

  编者按 面对一个又一个人生节点,李彦宏是否也曾困顿迷茫?他对搜索和信息平等的信仰源于何处?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放弃“美国梦”回国创业,又是受何种力量的驱使?怎样才能把事业一步步做大做强?相信从李彦宏的创业经历中,村官朋友们能汲取到不少前行的力量。

 

  资源决定你能走多远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对计算机感兴趣。1984年,我在山西省阳泉市上高一,学校破天荒买了几台计算机,我因为数学成绩好被选去学计算机。满怀信心地学了一年之后,学校组织考试,选出前三名去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我入选。去太原的火车上,带队老师说,你们三个人只要有一个人能冲进全省的前十,我就欣慰了。我拍着胸脯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一定给你争光。第二天,我们在太原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束之后,我找到太原的新华书店,想去看看大城市的书。一进书店我就惊呆了——有好几个书架上全是关于计算机编程的书,少说也得有上百本。而阳泉的新华书店,就只有一本,还是上课时的教科书。

  后来,我们三个人一个也没进入前十名,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因为大家在信息、资源面前太不平等了。太原的学生们有几百本的编程书籍可以看,而我们就只能抱着一本教科书反复“啃”。

  这一次失利,对我后来的人生选择有很大影响。高三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有报一直喜欢的计算机专业,因为我知道有太多的人在更大的城市,太原甚至是北京,他们有比我们多得多的资源优势。我就想,有没有什么专业,既能够用到计算机,但又不完全是纯粹的计算机,我翻遍了各个高校的所有相关专业,最后找到一个,也就是今天的北大信息管理系。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为什么后来我能够做百度、能够让人们这么容易找到信息源头的原因。我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要让全中国所有的人,不管在多偏远的地方,都能够像北大教授一样,方便、平等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

 

  正确选择的“三个关键点”

  在那个年代,想要学习更好、更优秀的技术,最好的途径就是去美国。于是,我便开始为出国做准备。我一边天天到北大图书馆看最新发表的专业论文,希望能在这个领域比别人了解得更深入一些,一边积极申请美国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被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录取了。

  到美国第一年,人生地不熟、学习很困难,又有生存的压力,便想及早地去挣钱。有一次,我看到有一位做计算机图形学的教授要招一个助理研究生,既能学习专业知识又能赚钱,我便立即把我的简历发过去。后来,他叫我去面试,问我的几个有关计算机图形学的专业问题早已不记得,但有一个问题却影响了我一生:“Do you have computers in China?”

  他的意思当然不是“你在中国有电脑吗?”,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没有一个能够买得起电脑,他想问的是“你们中国有电脑吗?”我会怎么跟他说呢,我会说我将来想建一个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要让全中国每一个人,都能方便地想找到什么就找到什么,我要买很多很多电脑来干这件事……我当时只是小声地说“有”,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20多年以后,无论是那位教授还是我自己,谁都没有想到,今天的中国,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已经是美国全部人口的两倍。芯片厂商的CEO见了我也说“你要什么样的芯片,我专门给你定制;你的电脑有什么要求,我量身给你做”。当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常常想:过去这二十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造就了这些改变,我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变成今天大家都感兴趣的一个人。

  其实,细细想想,无非就是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选择。选对了海阔天空,选错了荆棘密布。怎么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觉得有三个关键点。第一,你要有浓厚的兴趣,要想对一件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定得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只有感兴趣了,你才会花时间深入思考。第二,其实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丰富的信息源。第三,当你面对一个一个选择的时候,如果认准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害怕失败、挫折、被拒绝,不跟风、不动摇直到成功为止。

  2005年“百度”上市,到今年正好10年。8月5号,“百度”上市十周年的时候,纳斯达克的CEO给我发了一个邮件,里面有两张照片:在美国时代广场,循环地用中文和英文展示“Happy 10th Listing Anniversary Baidu”。当我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我又想起那个教授的话,“Do you have computers in China?”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他:“Yes。”

 

  “分解法”助你成就大事业

  研究生毕业后,我加入了当时的一个搜索引擎公司,意气风发的我下定决心:只要我在这个公司一天,就一定保证这个公司的搜索引擎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搜索引擎。那个时候,我的确想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搜索引擎上,但是很多事情我说了不算,所以这些建议没有被采纳。不被采纳的建议多了,有一天,我意识到,需要做一件自己说了算的事。这就是1999年底我决定离开美国、回到中国来创业的原因之一,这也是“百度”诞生的一个机缘。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庞大的一个百度搜索引擎,我们想都不敢想,你是怎么把如此大的事业做起来的呢?

  其实很简单。首先,你要想清楚自己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把这个想清楚了,再看看我想要获得这个东西,需要做什么,最后再把要做的东西一一分解。我们搞电脑的,上学的时候学过一个算法,叫做“divide and conquer”,也就是:分而治之。一个宏伟的目标看上去遥不可及,但是当你把这些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小目标再往下分解,分解到最后,成细枝末节时你会发现,这件事其实是可以做成的。小目标做成了,再往下走一步,做更大点的事,最后不知不觉,这宏伟的目标可能就做成了。

  (整理自2015年10月10日李彦宏在CCTV《开讲啦》的演讲)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