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愿意相信,芦苇也是有思想的,为了生存与成长,它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懂得坦然面对、共同担当。
一直以来,我对芦苇喜爱有加。眼下已到5月,这个季节,让我对泊在水域里的芦苇又多了几分缠绕缱绻的牵挂。
印象中,芦苇是一种很淳朴而又很有个性的植物,它们不挑地方,不惧风雨,池沼岸边皆可见它们的身影。纵使生在泥塘污坑里,芦苇们也能盘根错节扎根其间,细弱纤瘦的筋骨傲然挺立,迎接岁月的雨雪风霜。
老家附近的小河边就有成片的芦苇生长,随着河道曲折蜿蜒浩浩荡荡。每到夏天,站在河岸上放眼望去,绵延不绝的芦苇枝叶茂盛,青翠欲滴,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煞是好看。芦苇生就一副平凡的模样,虽然不如竹林清俊,不似松柏挺拔,但一簇簇、一丛丛的芦苇挤挤挨挨,随风摇曳,为幽静的小河增添了几分生气,几分激情。初夏的风吹在河面上,凉爽中裹挟着丝丝热情,芦苇们不卑不亢,随风摆动,为这个热闹的季节静静守候。因为很快,在这青青的河岸边,空荡荡的芦苇林就要成为百鸟的天堂。
秋冬时节万物凋零,处处呈现出一片萧索景象。此时的芦苇们不慌不忙地抽穗开花,风霜雨雪都淡然处之。即使芦茎泛白,苇叶也已枯黄,依旧捧着灰白的花穗悠然屹立,虽然一次次被寒风撕扯、摇摆,但照样保持着不倒的身姿,在阳光下曼声歌吟。芦苇是孱弱的、渺小的,但又是坚强的、执著的。芦花虽然不是世上最美的花,但却是最为洒脱和浪漫的。遇到爱美的人,剪下一把花穗插在玻璃瓶中,单株优雅,成片风情,摇曳生姿,别有一番美意。
我相信,芦苇是有信仰的,纵使枯萎了也要立成一道风景。芦苇很低调,不去羡慕桃李芬芳,不去嫉妒花红柳绿,只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好;芦苇很乐群,即使很优雅,也绝不会脱离伙伴孤芳自赏。芦苇很淳朴,即使抽着灰白的花穗,不艳丽,不讨喜,但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淡然从容的心态。试问,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像芦苇这般,低调而尊贵地存在着?
细细一想,芦苇几乎是万能的,可入药、造纸、编席、作笛子……芦苇穗还可以做成扫帚,花絮可以填充枕头。还记得幼年时,过冬穿的“毛窝子”也是由芦花编织的,现在回想起来仍倍感温暖。
法国著名科学家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里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的高贵在于人有自己的思想,否则是连芦苇都不如。
但我更愿意相信,芦苇也是有思想的,为了生存与成长,它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懂得坦然面对、共同担当。在极其恶劣复杂的环境中,到处都有它们抱团成长的身影,随处可闻它们跳跃着的蓬勃生命音符。一折即断的脆弱,却活得如此坚持和坚定,并竭尽所能奉献于人。一棵芊芊芦苇,又给我们带来多少思考,多长启迪……
(作者为江苏沛县经济开发区二堡社区原副书记,现任职于沛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