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生活中的困惑是常有的,解决一个,又来一个。有些“惑”,一时半会儿解不了,要去参悟,在生活中去参,在时光中去悟。于丹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说的是她对人生的参悟。本文为书中节选。
一天的时光之中,我最爱的是斜阳照亮的光阴。
朝霞的蓬勃总是属于公务的;而正午,毫无表情的大极光似乎照耀着一切,又对所有细节不带着特别的眷顾。而只有夕阳,斜斜勾勒出一段光阴。
少年时喜欢宋祁的句子,“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而中年况味,手中的酒杯换了茶盏,不劝斜阳。
因为,过于勉强也是一种虚幻,珍惜只有在真实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斜阳照亮的光阴里,我和台湾的朋友王先生夫妇坐在他家阳台上闲闲地看远方。王先生忽然问我:“一个月前的今天,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
我怔一怔,开始拼命回忆,确乎想不起来一个月前的这一天傍晚是不是在家里,甚至不太确定是不是在北京。
“那么,十天前的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王先生又问。
我再努力回忆,似乎不在北京,做什么都忘记了。
“三天前呢?还记得吗?”他转头看着我。
三天前的傍晚似乎在准备行装,平淡无奇的一个寻常黄昏。
王先生笑了:“于丹,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都会被忘记,但我要让你记得今天这个傍晚,记得在我家阳台上看过的落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满眼熠熠的光彩。
落日之前,我刚刚在他家吃过一碗牛肉面。
为了这一碗面,王先生亲力亲为,提前两天炒好酸菜,然后用冰糖细细地焖着。我到的前一天晚上,他开始熬牛骨汤,用小火炖牛筋。等到我进门前一小时,他才开始炖牛肉。我喝第二杯咖啡时,他太太开始下面。简单的一碗牛肉面,他们夫妇用了两天的时间,用心得让人动容。
在那个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落日时分,我悠悠地想:这一生时光里,充满着种种的不确定,绝对确认的只有终将老去这一件事,什么才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时光呢?回忆已经定格,未来还没展开,真正可以抓住的只是当下这个瞬间,尽心倾情过好了当下的人,少一点遗憾,就多一点无怨。
记住一个寻常日子的理由,有时只是因为自己在这一天投入过特别的努力和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