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感觉中,自己现在的生活与理想中的生活相去甚远,反而看着别人的生活更理想一些。有句法国谚语说得好:“得不到的东西,似乎总是最适合你。”
我们之所以闷闷不乐,甚至极度痛苦,往往是因为我们错误地认为,别人都非常幸福,而唯有自己是不幸的。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朋友、亲戚、邻居或者名人,拥有宽敞的住宅、熠熠生辉的新车、全套名牌服装或者魅力四射的伴侣。如果他们也眼红别人拥有了自己还没有的东西,那他们肯定不会感到幸福。
要想活得开心,摒弃嫉妒心理是一个重要条件。嫉妒就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生活得开心顺畅,而实际上,这些令我们眼红的人,并不见得比我们幸福,甚至一些表面风风光光的名人和富翁,都不值得我们嫉妒。歌唱与演艺两栖明星芭芭拉·史翠珊就告诉人们:“哦,可千万别看着我眼红,我的痛苦多着呢。”
嫉妒富人和明星绝对是昏了头,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不如你过得舒心呢。倒是那些快乐的穷人值得你嫉妒,他们能苦中取乐可真不简单。
另外,嫉妒别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嫉妒是一个特别沉重的心理包袱,它不断衍生出轻蔑和憎恨。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精辟:“嫉妒就像酸液,它会把盛它的容器侵蚀精光。”
无论怎样费力,你都不可能带着嫉妒心快乐地生活。嫉妒与愁眉苦脸是一对孪生兄弟。即使只嫉妒一个人也是错误的。对别人的财富垂涎三尺,势必觉得自己的钱袋子瘪瘪的,感到颜面尽失。这么比来比去,终归把自己搞得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在做这种对比游戏时,不要光盯着一头,最好贫富两头都比较一下。假如你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20个国家中的一个,在这些国家里,赤贫、缺医少药、严重营养不良、持续不断的暴力和犯罪搞得民不聊生,人们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8岁。另外,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达90%的劳动者根本就没有养老金,他们被迫活到老、干到老,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与其跟那些比我们幸运的人比个高低,不如把目光盯在普通大众身上,你会发现自己原来也挺幸运的。克服嫉妒心理的良方,莫过于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些,经常数一数自己到底都有哪些小福气。
历代智者都告诫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应心存感激,不但能帮你克服嫉妒心理,还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科学也证明了感激的心理有助于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那些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应该对某些东西表示感激的人,不但心智更健全,而且某些生理指标也有显著的改善。
这个结论不仅在健康的大学生身上得到印证,就是在身患绝症的人身上也适用。与那些为了一块停车场地而争吵不休的人相比,知恩图报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更满意,他们的生活态度也比较乐观积极。换句话说,他们更幸福。
生活中,许多家境贫寒的人日子过得相当开心,而许多家境殷实的人日子过得索然寡味。看来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享受了多少。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没有,就觉得自己贫穷,是很愚蠢的。应该看到别人没有的许多东西自己却有了,这样你就会感到自己很富有。
另外,人一生中碰到的好事比坏事要多得多,所以你更应该多为生活中发生的幸事而欢天喜地,而不要总是一味地抱怨生活。
要想成就大事业,我们就应该多关注生活中那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一位哲人说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无缘于像普利策奖、诺贝尔奖、奥斯卡奖、东尼奖、艾美奖这样声震寰宇的巨大荣誉,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开心事还是俯拾即是的,一句赞扬、钓到一条三斤多重的鲈鱼、一轮明月、一个停车空位、一顿美餐、一碗热汤、一瓶冰镇啤酒。不要对生活有太多的奢望,应该多在这些细微处捕捉生活的快乐,这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准备一个日记本,专门记录那些感动人心的事情。每天晚上临睡时,算一算今天自己有哪些福气,并至少记下5件当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
生活应该谨遵这句格言:“得到得不到都应该快乐,成与不成都要开心。”要想生活过得幸福,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