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合作社,致富大舞台
2022-11-09 16:0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陈秀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年来,山东省汶上县南站街道刘村紧跟时代步伐,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合作社”,在致富路上越走越顺。昔日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实现了基本生活有保障,乡村治理有秩序,产业发展有希望,村民致富有奔头,生态环境有亮点的新局面。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感慨万千:“这都多亏了村里的合作社!”

  与很多村庄一样,过去,靠传统的单人种植,村民收入很低。说起以前,刘村党委书记徐西俊回忆道:“每家每户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闲。村里缺乏规模产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穷则思变,为了改变贫困状况,村党组织铆足一股劲儿,毅然挑起改变家乡的重担,开启全新的发展历程。

  党建引领,咱村有了合作社

  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依托自身条件,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就是刘村的发展之路。2019年年初,徐西俊带领全体党员学习了《汶上县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于强化党建统领,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薄计划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通过对集体“三资”的盘点,村“两委”把目光落在了村里的土地上。“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进而推进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土地分散在各家各户不成规模,年轻人都去各地打工挣钱,农民逐步住进楼房,将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刘村的农业现代化靠谁实现?”“咱们能不能把大家伙的地都集中起来种植和管理,既保证大家伙的收入、解决他们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又能增加集体收入?”......在不断的调研和座谈中,村党组织成员决定在土地上做文章,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和供销社的经营服务优势,由供销社和村党组织共同成立村级供销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开展土地股份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

  明确了思路,村党组织就行动起来,组织党员和群众开会,向大家宣布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决定,并分析了土地分散经营的弊端以及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种植的好处,组织群众以生产组为单位报名入股。对于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事情,大部分村民都非常赞成,也有村民因担心土地收入的问题迟迟不敢报名。为打消村民对成立合作社的疑虑,徐西俊带领村党组织成员走家串户做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村级供销社筹建组。筹建过程中,村党组织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先后组织召开多次村民代表座谈会,统一村民思想,凝聚合作共识,让村民成为参与建设的主力军。开展专题研讨、征求意见,形成了村供销社建设方案,构建了“支部引领、供销搭台、集体入股、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最终,306户群众签订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2019年7月,村供销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运营如何?让收益来说话。2020年10月30日,刘村供销合作社举办首次分红仪式,村集体分红23万余元,农户分红5.8万余元。入社的村民们看着手中的大红包,一个个喜笑颜开。

  点土成金,创收迎来新生活

  经过三年的精心运营,刘村供销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850亩土地扩大到1030亩,除了种植“一麦一棒”,还种植了130亩花生,集体收入由零增至现在的110万元。合作社种植的郑黄糯2号玉米,因具有药用价值,每吨价格比普通玉米贵1500余元。合作社采取订单销售模式,厂家预先缴纳10万元押金,将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组织带好头,群众有奔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刘村依托“党建+”模式,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把合作社作为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坚持党管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将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有效解决了农民在产、供、销等环节村里“统”不了、政府“包”不了、农民“办”不了的问题,加快了集体增收群众小康的步伐。徐西俊带领村党组织成员,3年时间便交出了令村民满意的答卷。如今的刘村,除房屋美化、道路整洁外,还建起了供村民休闲娱乐活动的文化广场、休闲凉亭等公共服务设施,不仅村容村貌改变了,精神面貌也提升了。

  握指成拳,联盟抱团同振兴

  因为党组织带头经营,集体经济提升效果显著,村民增收致富质效明显,“刘村模式”在南站街道迅速铺开。截至目前,南站街道36个村全部成立了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流转土地3万余亩。街道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额1900万元,其中,16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占比44%。

  今年年初,汶上县在全县推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盟”工作模式,选取规模较大、成效突出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开始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由“一枝独秀”向“满园竞秀”转变,由“各显其能”向“相互赋能”转变,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未来可期,大步迈向新征程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

  现在,刘村已经按照擘画的十四五新蓝图,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刘许铺泉河步道景观带南北周边7000余亩耕地规划建设成为泉河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划分为种植养殖区、科研区、生产区、实验区、示范区五大功能区,实施数字农业工程,依托5G技术,通过集成云计算、物联网、音视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利用手机作为“新农具”,实现种植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控和决策,营建智慧农业新业态。沿泉河步道建设花艺馆、绿色餐厅、农家乐活动园、户外露营、拓展基地等休闲娱乐场所,将“千亩良田”变“万亩基地”,将传统农业变智慧农业,变“靠天吃饭”为“靠智管理”,变粗放型单一种植为复合型多元化种植,将农业合作社变集休闲、旅游、观光、餐饮、采摘、研学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生态园。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