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五措并举推进“人才强县”全域发展
2019-01-30 16:4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汪育菁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年来,安徽歙县把人才强县战略作为发展之本,在引才、留才、用才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广纳四方英才,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精神力量。

  推进“新徽商回归”,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实施“新徽商回归工程”,加大歙籍人才回归力度。建立歙县旅外优秀人才库,共收录北京、上海、浙江等歙籍优秀人才1600余名。连续两年举办“歙县旅外人才家乡行”活动,邀请歙县旅外人才 300余人来歙参加活动,借助人才力量关注歙县发展、支持乡村振兴、返乡创新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制定《 2019年歙县旅外人才家乡行活动方案》,拟邀请歙县旅外人才 130余人来歙参加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7年以来,先后吸引了吴成志、胡高峰、潘燕辉等旅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总投资近8亿元。

  开通“绿色通道”,助力高层次人才引进

  吸引6批 26名清华、浙大博士来歙实践,帮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56项。组织企业赴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院校“招兵买马”,为 1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招引人才数百名。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 200多场,新增就业 2.95万人。与黄山学院开展地校战略合作,实施合作项目 50个,结出丰硕成果。主动对接合工大、安工大及各类科研机构,助力企业解决技术创新难题,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10个。邀请日本花甲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荻野建一、茨城大学佐藤逵雄教授等外国智力,为县蔬菜集约化育苗项目进行技术指导。

  打造“皖浙1号线”,助力融入杭州都市圈

  高标准推进皖浙1号线风景道和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建设。 2018年 8月 2日,省委书记李锦斌在歙县调研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情况时,提出打造美丽新安江,百里大画廊要求。该县高度重视,迅速抓好落实,成立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建设指挥部,制定印发《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建设方案》,以深渡特色小镇和皖浙 1号旅游风景道、新安江水线等“一核两线”为重要建设内容,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建设,力争通过 3至 5年时间,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基本实现“水质更优、景色更美、产业更兴、氛围更浓、机制更活”的目标,成为黄山市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和皖浙交界最亮丽的旅游名片。为提升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主动与浙江省淳安县、建德市对接,成功启动首批干部跨省互派互挂工作,进一步推动两地深入交流、互动发展。从旅委、环保、政务中心及新安江流域沿边重点乡镇,精心挑选 9名年轻领导干部,赴淳安县、建德市对口单位挂职锻炼,安排具体工作职务。同时按照职能对口原则,精心为淳安县3名挂职干部安排环保、旅游重点乡镇等部门相关岗位职务。

  推进“创新驱动”,助力企业发展

  加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力度,依托徽梦科技的省院士工作站,引进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领衔的创新人才团队,包括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朱宝库,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张守海等。抓好已入选的鲍官虎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的管理服务工作,推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生物质香料的快速发展。依托县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企业12家。成功申报 2个省级备案众创空间,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8个。徽瑞智能创新人才团队申报的“高响应伺服液压马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功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并在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中获初创组优秀奖,进入全国行业总决赛。明明德轴承有限公司“核电站堆顶风机专用电机轴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 2018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张小荣入选省特支计划创业人才。歙县徽韵工艺品厂“新型制墨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创新团队”入选省第 11批“115”产业创新团队。

  拓宽“施展空间”,助力经济发展

  先后制定出台了《歙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歙县人才储备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为全县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出台了党委领导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制度,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办法、青年人才联谊制度、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激励保障政策措施,为“能人志士”在歙县施展才华搭建平台,解除后顾之忧。设立县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100万元,县经济开发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100万元。近年来,该县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人,省市“特支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5人,省“ 115”产业创新团队 3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 7人,市前沿技术创新团队 6个,市特色人才亮剑行动优秀项目 5个、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5人。目前该县已有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18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8家以及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家。强力推进科技创新。申请专利 267件,专利授权 61件,培育国家专利优势企业 2家,省级专利优势企业 2家。共获得各级科技成果 60多项。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2 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2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 22家,省市“专精特新”企业 40家。组织 1000多名技能人才开展“身手不凡我最棒”大比武活动,征集企业技术需求 120余项。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协作 80多项,引导研发投入 1.28亿元,创造产值近10亿元。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