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 | 推广一个“小平台”,搭起一座“连心桥”
2025-04-17 10:4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杨全俊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23年9月,我背着行囊来到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水观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初入水观村,面对纷繁复杂的乡村治理事务,我跃跃欲试又忐忑不安。直到汤书记带我走进村部会议室,指着墙上的“川善治”平台操作流程图介绍:“这是咱们的新阵地,要让乡亲们办事更便捷。”这个集积分管理、村民议事、村务公开等功能的小程序,让我见证了小平台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的无限潜力。

  杨全俊(左)教村民如何使用“川善治”平台。(水观村村委会供图)

  “平台建好了,但村民参与度还是不尽如人意。”看着后台数据,汤书记的眉头拧成了“川”字。“小杨啊,你是农业管理专业毕业的,点子多,咱们想想办法,给这个平台注入些人气。”

  作为农管专业毕业生,我深知数字治理不是搭个平台就能水到渠成。提出问题后,我便开始走家串户。在晒谷场边,李大爷把手机推得老远:“字儿挤作一团,我这老花眼可遭不住。”灶台旁,刘婶边择菜边嘀咕:“积分能换油盐不?”村民们的想法连同300多份调查问卷,在我电脑里一一记录。我用软件做了分析,把大家使用平台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类。

  根据村民们对“川善治”的使用感受,我及时调整了宣传策略,通过村里的广播、宣传栏、村民大会等渠道,向村民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和优势,甚至把手机教学送到家门口;组织策划激励活动,为“热情值”在前100名的村民设置相应奖项。看着村里老人戴着老花镜反复练习“照片上传”功能的样子,让我明白老百姓在软件使用上的不便,需要我们拿出更细致贴心的想法和态度去做好服务。

  随着宣传推广的深入,“川善治”平台的活跃度和使用率逐渐提高。去年,杨大叔借助平台反馈二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致使村民出行极为不便。收到这一信息后,我们当即组织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并迅速将修路计划提上工作日程。道路竣工之后,村民们在平台上刷屏的“点赞大拇指”,让我真切感受到数字治理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如今的“川善治”后台数据大屏上,数字跳动着乡村治理的新节拍:水观村已在“川善治”平台发布三务信息1417条次,189件“村民说事”掷地有声。2024年,我们成功入围全省数字治理“川善治”千村激励计划名单,荣获了4项奖励。

  这个看似微小的平台,正在汇聚起乡村发展的磅礴力量。我想,治理现代化不是冰冷的数字表格,而是便捷有温度的人心工程。我也将继续依托这一平台,成为这座新时代“连心桥”的养护工,让更多山乡故事在数字浪潮中绽放光彩。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