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治多团团长宋仁德:牛养少了,牧民却更富了
2022-08-26 07:5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华贤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周末,隆宝措多。海拔4300米坡地上,牦牛们在悠闲地采食,多有卧姿休息者,证明已经吃饱,更证明了高寒草甸牧草营养的‘三高一低’,佐证了玉树牦牛对高寒草地的适应性和抗逆性。”8月14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青海省治多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宋仁德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在玉树市隆宝镇措多村的草原上,观察到的现象与拍摄的照片。

  最近这几年,宋仁德一直在向牧民们推广玉树牦牛的选育和冬季补饲技术,每年有大半时间,他都奔波在合作社、牧民家、牛群里。

  “相较于普通牦牛,玉树牦牛个头大,生长发育快,2021年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审定并进入名录。”宋仁德介绍,普通公犊只有10.3公斤,母犊10.7公斤,玉树牦牛的牛犊可达到13.7公斤,“别小看这3公斤,到周岁的时候,普通牦牛只有67公斤,但玉树牦牛经过科学放牧加冬季补饲后,能够达到130多公斤。”

  作为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宋仁德,同时兼任玉树州治多县、杂多县,果洛州甘德县等5个县的科技特派团团长,为多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提供科技帮扶。“我加的特派团、产业组多,但基本上这些县的问题都比较相似,主要是解决高效养殖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宋仁德就来到了玉树工作。当时的玉树州正经历着草场退化,牛羊越养越多,却越养越瘦,出栏率越来越低。“牧民们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赶着牛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夏天刚刚长膘的牲畜,到冬天立刻就瘦了下来。”更严重的是,草枯无以为食,冬季牲畜只得啃食草根,草产量不断下降,造成环境恶化。

  宋仁德希望为牧民与草原寻找一条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宋仁德跑遍了杂多、曲麻莱、治多等县的山山水水,采集草种、记录草场生长数据、登记牦牛品种、收集牛粪样品……他发现,牧草在传统饲养中被大量浪费,牛羊陷入“夏壮、秋肥、冬廋、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唯有尽快更新现有的养殖模式,才能找到牧民和草原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经过长久的实验和探索,宋仁德最终提出了种草养畜、冬季补饲的方法。“以治多县为例,这里的天然草料不足,牧民也没有在冬季给牛羊补充饲料的意识,所以这项技术的推广,我在草原上做了十几年。”

  曲麻莱县秋智乡加巧村的21户牧民成为早期受益者。“我们自认经验丰富,根本不信专家那一套,没人愿意配合。”村民尼玛才仁说,宋仁德带着6名技术员在海拔4800米的牧场住了好多天,每天都嘴唇发紫忙前忙后,看到这些,有几户牧民松了口,“听专家的话,种草补饲,牲畜数量少了,个头大了,草场也能休养生息了!”

  在刚刚过去的6月到7月,是青海省夏牧场的黄金季节,宋仁德与科技特派团马不停蹄地在玉树州称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等地奔走。

  7月1日,治多县科技特派团在县里举办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治多县牦牛产业技术培训班”,为驻村第一书记、县乡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等82名学员答疑解惑。宋仁德在培训班上向学员们宣传冬季补饲的优势,“过去我们的牦牛是2—3年一产,运用这个技术后,我们可以达到一年一产,尤其是青年牦牛,过去4岁配种、5岁产犊,现在3岁就可以产犊了。”

  对于宋仁德来说,“放牧+补饲”技术推广的最难环节,在于算账。他掰着指头和牧民们算经济账,“在正常放牧的基础上,每年补充饲草料,一头母牛虽然增加了300元成本,但在出栏的时候,你的净收益能够增加1042元。这还是保守估计,肯定是值得的!”摆事实讲道理,再固执的牧民们,态度也软下来。

  牦牛高效养殖示范户、玉树市巴塘乡上巴塘村牧民俄格的变化最为明显:他家的200亩草场过去养了40头牦牛,每年只有4头牛出栏,现在其中20亩变成了种草基地,草量翻番。冬季对牦牛补饲,只养35头牦牛,每年却能出栏6头,近3年年均纯收入增加8000元。

  尝到了科学放牧的甜头,也让牧民们相信,以科技力量“减畜增收”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