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实用资讯> 正文
黄瓜斑潜蝇及其防治技术
2015-08-13 15:50:00

  害虫特征及危害特点:

  成虫小,体长1.3~2.3毫米,翅长1.3~2.3毫米,体淡灰黑色;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蛆形,体长约3毫米;蛹椭圆形,橙黄色至金黄色。成、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受害植株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                                            

  发生规律和特点:

  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卵经2-5天孵化,幼虫期4-7天,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经7-14天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美洲斑潜蝇等在美国南部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世代短,繁殖能力强。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在斑潜蝇为害重的地区,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适当疏植,增加田间通透性;在秋季和春季的保护地的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防止露地和棚内的虫源交换;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被斑潜蝇为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

  高温闷棚  在夏季高温换茬时将棚室密闭7~10天,昼夜不开缝,使温度高达60~70℃,杀死大量虫源,防止虫源扩散到露地。

  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   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亩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1张诱蝇纸诱杀成虫,3~4天更换一次。

  科学利用天敌   释放姬小蜂、反颚茧蜂、潜叶蜂等天敌。

  

  药剂防治   成虫羽化始盛期开始防治,药剂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2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等;在低龄幼虫始盛期防治,药剂则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 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另外,保护地内可用烟剂熏杀成虫,每亩用10%敌敌畏烟剂500克,连续用2~3次即可见效。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牛程旺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