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虫综合防治
2015-08-11 17:10:00
正值玉米的生长期,经常见到的害虫就是玉米螟虫,盲目喷洒农药来预防玉米螟虫的发生,往往杀灭害虫的同时导致玉米严重减产,所以了解玉米螟虫的发生规律,利用植保方法进行综合防治才是最佳选择。
发生规律
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综合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处理越冬寄主秸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
2、合理密植:根据种植季节、品种、高矮、生育期长短而定,亩植3000—3500株。
3、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过多贪青招虫。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玉米螟虫的最佳时间是心叶末期(剥去心叶丛外面的绿色叶片,仅有2-3片黄白色嫩叶包着尚未抽出的幼嫩雄穗),此时是低龄幼虫最大限度地潜伏在心叶丛中为害的时刻。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还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防治。
三、生物防治
1、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每亩释放1―2万头赤眼蜂。
2、利用B.t.乳剂,每亩用每克含100以上孢子的乳剂200毫升,配成颗粒剂施撒或与药剂混合喷雾。
3、利用白僵菌封垛,每立方米秸秆垛用菌粉100克,在玉米螟化蛹前喷在垛上。
作者: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王庄村书记助理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王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