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南小王村,一个仅有309口人的小村,成立的青州市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却把有1036口人的耿家里双村的土地流转过来,同时还种了北牛家村和北大王村两个村的地,而且附近好几个村都想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现在合作社土地入社面积达到了1227亩。是什么让南小王村的土地合作社具有如此吸引力?
土地入股,鼓励分红随行就市
当笔者在南小王村见到村民史洪亮时,他正准备开上自己的运输车去淄博跑生意,“地都交给村里的合作社种了,不用自己操心,腾出功夫来跑买卖。”土地以入股形式加入了合作社,史洪亮成了合作社的“股东”,2011年虽然他没有在田里出一分力,但年底却从合作社得到了9000多元分红和股利。
“以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为依据,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把土地变为股权,每亩土地经营权折算为1股。和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的农户除了每股每年固定享受926斤小麦的股利外,根据合作社当年的经营情况,还可以按入社股份的多少享受二次分红。”南小王村村支部书记、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国贞说,“小麦价格是浮动的,但不论涨到多少钱,都给社员每亩固定的小麦,这保证了农户的口粮。”
特色经营,红利蛋糕年年增大
看到南小王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产生的经济效益,邻近村村民也纷纷要求入社,入社社员达到了298户,入社土地1227亩。
入社土地和社员多了,要增加分红,首先就要把“红包”做大。为了增加土地单位产出,合作社把流转过来的分散土地进行整理,规划出了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粮食种植区、良种繁育区等几个大区,根据土地条件,成方连片集中经营。
在合作社的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区,笔者看到一个个大棚鳞次栉比。孙国贞说,整个棚区共有85个蔬菜大棚,全部是合作社通过前期外包盈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方式建起来的,吸引了六七个村的村民过来租种。
刘新功2011年9月承租了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一个4亩地的高温蔬菜大棚,“大棚租期10年,每年租金2.8万元,棚区里设施很全,什么也不用操心,今年种的有机黄瓜收了2万多斤,除去租金、成本,一年下来大约纯收10万块钱。”
合作社经营有方,社员的分红也是年年攀升,孙国贞说:“2010年入社土地每股分红480元,2011年就涨到了1100元。
能人当家,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南小王村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来,让有实力、有头脑、有路子的能人经营,也让一部分农民变身成为产业工人。今年60岁的王贵香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将家里的6亩土地全部流转,自己则到附近的育苗厂打工,每月可以拿到1500元工资。她告诉笔者:“以前我们两口子忙活一年,一亩地也就收入千把元。现在不仅有土地股利和分红,还有打工挣下的钱,一年纯收入能有近3万元。”
流转土地不仅富了农户,也壮大了合作社。2011年,合作社年收入达到284.18万元。2012年他们又在流转土地上新规划了350亩的有机农业生态园,开始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上做文章,出资4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3个集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日光温室和沼气生产为一体的“四位一体”大棚。
“下一步合作社还打算流转附近七个村的近万亩土地,吸引更多的农民变成‘股东’。”孙国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