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头“放心猪”春节前上市
都市的生活,让许多人只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这更加激发了人们对猪肉质量的关切程度。最近,投入使用的生猪追溯体系一解人们心中的疑惑。对每头猪而言,这种追溯体系相当于它的“身份证”,信息中记载着这些猪从生到屠宰,再到销售的所有信息,甚至每头猪的“父母”是谁,吃的是什么饲料,打过什么预防针等都一一记录在册,让市民吃上安全、放心、有保证的猪肉,黑龙江省首次实现了生猪从出生到餐桌的质量追溯。
建立生猪追溯体系
在位于哈尔滨巴彦县的哈尔滨海龙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这里每头猪的耳朵上都戴了“耳钉”,不过这种“耳钉”却非同一般。虽然它的大小只有手机芯片那么大,但是其功能却包罗万象。技术人员拿起一个形如手杖的东西对着猪的耳朵一扫描,“手杖”显示屏幕上便出现了这头猪的各种信息。
技术人员说,“耳钉”其实是一种电子耳标,猪一出生就佩戴上,并伴随它的一生,相当于它的“身份证”号码,有关它的所有信息,精确到诸如哪一天做过消毒记录,哪一天吃过什么,都在这个号码对应的信息里。因此,这头猪是否健康,喂过什么饲料,有没有乱用药,都可查得清清楚楚。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综合处处长陈宏介绍,这种形式即该省对生猪建立的追溯体系。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每天每完成一个环节,都会打开电脑上的软件作好详细的记录,除了基本的出生时间、场地、“父母”是谁等信息外,还包括猪所吃的饲料、它的饲养员是谁、技术员是谁以及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等,过去这些只对企业内部掌控的信息,如今通过追溯体系后,人人都可以上网查看,实现了生猪饲养过程的信息公开。
“身份证”可查到每块猪肉的源头
生产企业在记载信息时会不会作假,面对这样的疑问,陈宏表示,生猪追溯体系体现的是三方共同服务市场:第一方为企业,企业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全面提供给服务商;第二方为服务商,目前合作的服务商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由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具体操作;第三方为畜牧业协会,协会对企业和服务商进行服务,并重点对畜牧企业进行监督,再由畜牧管理部门作出具体处理。
追溯体系是针对整头猪设计的,但在生猪贩卖过程中,往往被分割成若干块销售,如何保证被分割后的肉不会出现以次充好、调包?陈宏说,已经考虑到这这种情况的应对办法,并专门研制了一种秤——限重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