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县铜鼓镇龙湾村有个黑山羊养殖场,让人吃惊的是,养殖场里居然还建起了度假村。在这臭烘烘的养殖场里建度假村生意会好吗?带着疑问,笔者采访了该养殖场老板、重庆市振兴农牧公司董事长张家建。原来,建设沼气池,是他在养殖场里开度假村的“秘诀”。
主动争取,建全县第一口大沼气
“不是我吹牛,发展养殖业,没有和周围居民发生不愉快的老板不多。我就是这不多中的一员。”据介绍,张家建的黑山羊养殖场建设伊始,就将沼气池建设纳入了计划。当时张家建的资金比较紧张,国家的补贴政策也没有现在好。
“张家建是我县大中型沼气池建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县农委副主任刘德红介绍说,2009年,国家对大中型沼气池建设的鼓励政策还不明朗。但张家建却主动找到他,申请搞大中型沼气池建设。经多方争取,该公司获得了大中型沼气池建设的指标。
指标下来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重庆市振兴农牧公司建设的这座沼气池,3个厌氧发酵池达1000立方米,沼液储存室为2600立方米,储气罐100立方米,预算需要200多万元。按照当时的政策,国家的补贴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刘德红说,他当时以为张家建要打退堂鼓,没想到张家建一咬牙,毅然开工建设了。
张家建说,虽然当时钱比较紧张,但只要建好了沼气池,就会减少污染,村民也就不会撵他走了。况且,沼气池建成后,村民们能长期受益,从经济上来说也很划算。
沼液当肥料,“挣”回100多万元
“我们这个沼气池已经充分发挥效益了。”张家建站在沼气池储液罐外,指着前方那片曾经栽种过水稻的田地说,这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就是用公司提供的沼液给稻田施肥的。
据张家建介绍,这周边龙湾村共有土地7700多亩,70%的土地用沼液施肥;竹园村共有土地4000多亩,50%的土地用沼液施肥。为了使用沼液方便,附近的村民都架设了管道,一头连着沼液中转池,一头连在地头。需要用的时候,只需要打开开关,就可以使用。不仅是零成本,而且省去了原来施农家肥免不了的肩挑背扛,非常省事。
沼液利用不仅让农民受益,也让该公司的草畜场得利。张家建介绍说,该公司种植了紫花苜蓿牧草1033亩,该基地是公司打造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不能使用化肥,但使用有机肥料的成本很高,用沼肥每年至少要节省30万元钱。初略估算,仅沼肥利用一项,自沼气池建好后已经为公司“挣”回100多万元钱。
好神奇,养殖场开起度假山庄
张家建的黑山羊生产基地,因为建设了沼气池,没有了大多数养殖场共同的毛病——臭。还因为管理得当,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成为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张家建审时度势,又在养殖场旁建起了一个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
厨房里干净整洁,厨师正忙忙碌碌地炒菜。张家建指着墙上的沼气压力表说:“你看,我们都不用煤气,更不用说煤炭了。仅此一项,每年要节约燃料费5万多元钱。”
除了自己的度假村使用以外,张家建还购买了沼气灶、沼气管,不仅请工人免费给附近21户年纪较大,或者子女不在身边的村民安装沼气灶还免费供气。
正值中午,龙湾村8社村民田元顶从地里干活回来,打开家里的沼气灶,炒了一个土豆肉丝饭,烧了一个番茄鸡蛋汤,前后只花了10多分钟就开饭了。他高兴地告诉笔者:“有沼气灶可方便了,这可多亏了张家建!”
田元顶今年70多岁了,儿子在外地打工,女儿女婿经常出门,一个人在家做饭不方便,自从装上沼气灶后,做饭就轻松多了。
当然,这周边得到这种方便的远不止田元顶一人,越来越多的田元顶们正在享受着农村新能源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