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改变生活,这是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十年前我们也许想都不敢想我们会把葡萄拿到网上去买,而且不用自己出力还能卖出好价钱,但现在这种事情已经非常普遍……
以前果农自己批发或散卖,亩产值仅有六七千元。现在,经过包装之后,葡萄上网销售的价格提高了两三元。马鞍山当涂县大陇乡的大学生村官通过网站销售葡萄5000多公斤,平均价格每公斤比去年高出50%,仅此一项就为果农增收5万多元,刚刚尝试这一方式就让大陇乡的果农们尝到了甜头。
“果农家的葡萄质量虽好好,但要运到市区农贸市场去批发,既费时又费力。可葡萄在网上销售就不一样,不但身价涨了,还有人主动前来联系收购。”大学生村官王朔告诉记者。
87年出生的王朔,在大陇乡当村官已有两个年头,和他一起的还有杨亮、黄安、俞泓等几位年轻的大学生,看着果农卖葡萄不易,他们四个就商量着办起了网站。
王朔告诉记者,刚来大陇乡当村官时,有一次和一户果农进城卖葡萄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天把葡萄摘下来,晚上10点多装车,12点多出发前往批发市场,到第二天早晨五六点才卖完葡萄回家。在葡萄销售旺季,一天休息最多不超过5个小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葡萄销售成本也提高了。”
现在,有了网络就不一样了,成本降低了,价格提高了。现在,王朔他们正在打算进一步拓展销路。“打算再开一个淘宝店,和网站结合起来搞葡萄销售,我们不仅要将家乡的葡萄销出去、创出品牌,还要将本地的螃蟹、土鸡蛋、草莓等特色农产品推介到网上销售,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黑色甜菜、红富士、京亚、夏黑……在大陇乡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网站上,详细的产品介绍让大陇乡的葡萄走出了乡村,正是网站上这一个个产品介绍,给当地种植户拉来了不少商机。
大陇乡大学生村官们依托“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优势,通过网络来销售葡萄,同时,选定做葡萄礼品盒销售,即从农户手中收购散装葡萄,包装后再推向市场,然后返利于农户。这一做法很快得到市场的肯定,现“村官牌”葡萄在当地已小有名气,葡萄合作社和广大种植户纷纷效仿,大陇葡萄销售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网络是好东西,我要把我们的葡萄等通过网络卖得更远,卖得更好。”
鼠标一点,网络当起了“红娘”,千里‘商缘’一线牵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