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积分超市”让彝家山寨换新貌
2022-02-28 15:52: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李传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打土村村民在“垃圾积分超市”兑换物品后喜笑颜开。

  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凉山深处,春节刚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梅花镇打土村活动室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男女老少背着白色的编织袋,将一堆堆废纸壳、塑料瓶放下,耐心等待着称重换取积分。

  “过了一个年,这次东西不少哟!”“超市营业员”蒋阿呷布都木一边忙着登记积分,一边和村民开玩笑,气氛显得很是活跃。

  2019年7月以来,每月10日、20日、30日,村里都会固定出现这样的场景:村民们集中将烟头、废纸、塑料袋等垃圾送到“垃圾积分超市”换取酱油、洗衣粉、铅笔等生活用品……

  “过去到处乱扔的废品变成了有用的宝贝,‘垃圾积分超市’瓦吉瓦(很好)。”村民们不住口地称赞。打土村从昔日随处可见烟头、塑料袋的脏乱场景转变为村道干干净净、垃圾不见踪影的美丽彝家新村。

  微处着手探索有效模式

  梅花镇位于越西县城北部,全镇共1078户,4967人,属于典型的彝族聚居区。“在乡村治理的推进过程中,各村生活垃圾管理难、环境卫生习惯差等痼疾成为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梅花镇党委摸索出“垃圾积分超市”模式,开展“捡垃圾、存积分、兑物品”活动,引导村民爱护环境、转变风气、养好习惯。梅花村、打土村成为该种模式的试行点,自此,每月10日、20日、30日成为两村的“垃圾积分日”(垃圾清运日),每月20日为“垃圾兑换物品日”。

  “‘垃圾积分超市’里主要有米、面、油等日用品和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可供兑换。回收的垃圾中,不可回收垃圾统一处理,可回收垃圾统一变卖作为物品购买资金。”打土村党支部书记潘木乃二布介绍,“村民从垃圾兑换中获得了实惠,现在不乱扔垃圾了,村容村貌得了极大的改善。”

  据了解,打土村党支部每季度还开展1次“环保之星”评比活动,根据村民积分情况按比例评选,促进村民捡垃圾的积极性,助推在全村形成“捡垃圾、我光荣、家美丽、村和谐”的良好氛围,人人行动起来,户户参与进来,共同创造美好村貌村景。

  “我这个月已经是第二次兑换积分了,今天兑换了两瓶酱油和一提纸,一季度有希望当上‘环保之星’。”村民蒋阿依笑呵呵地说。“现在在村里看到垃圾,人人都会主动捡起来,不只是为了兑奖品,当了‘环保之星’脸上有光。”

  党建引领凝聚最强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好模式离不开好的举措保障。在蒋阿呷布都木看来,“垃圾积分超市”这几年能够坚持下来,关键在于党组织高度重视和党员作用发挥好。

  梅花镇“垃圾积分超市”模式由镇党委牵头制定,镇党委书记、镇长作为“垃圾积分超市”总负责人,各村包村领导兼任总经理,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兼任经理,全镇群众为会员;构建全员参与的纵向运营体系,建立“1+N”结对联系机制,1名党员结对联系几户村民,党员以身作则、带头示范,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带领村民一起建设干净乡村。

  “‘垃圾积分超市’开展初期,村民都不愿意动,我们各个村的党员干部就想办法宣传动员,开大会给村民具体地讲解积分标准和兑换标准。”梅花镇党委书记海秀花介绍。镇党委为各村下拨1万元专项经费、配置1辆垃圾清运车、1名垃圾清运员、成立1个“垃圾积分超市”领导小组,为各村“垃圾积分超市”提供支持和标准参照。

  此外,每月党建月会上,各村专题汇报“垃圾积分超市”运营情况和存在问题,经常性召开全镇“垃圾积分超市”座谈交流会,总结经验做法、优化工作方法,推动常态长效。

  “党员干部们宣传后,我们不再乱扔垃圾,收集好自家垃圾,有空还去村里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用积分兑换了3把面条、1张洗碗帕、2把垃圾袋的村民潘阿依高兴地说,今天我的积分最高,兑换的物品也最多,瓦吉瓦(很好)!

  截至2021年底,梅花镇下辖7个村均开始运行“垃圾积分超市”,累计处理了150余吨不可回收垃圾,回收并变卖了3吨可回收垃圾,共兑换了价值10万余元的生活用品。

  “10万元物品让全镇百姓变成了环保卫士,守护了梅花镇的绿水青山,值!”梅花镇镇长罗阿革一脸自豪地说。

  齐抓共管打造最美新村

  2月20日,又是一个垃圾兑换日,打土村干部们正忙着给村民兑换物品,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过去一看,原来是兑换积分的村民正在讨论如何清理道路两旁沟渠里的垃圾。

  “以前只有保洁员捡拾村里的垃圾,现在是人人参与进来,不仅仅是为了兑换积分,更多的是以最美家乡而自豪,大伙儿的思想认识都提升了。”从村民们口中,记者了解到更多接地气的“土办法”……

  打土村全面落实“七看七整理”人居环境整治奖惩制度,通过看入户路、院坝、窗台、客厅、卧室、厨房、厕所,进行评比,评选出“瓦吉瓦”(很好)、“措诺瓦”(一般好)“阿瓦”(不好),分别颁发流动红旗全村通报,并对成绩优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资鼓励。

  在打土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一揽子”包干工作法也取得了成效。每个党员干部包干5—10户农户,负责宣传、动员、督促包干农户搞好室内室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环境卫生,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决不让一户人落下。

  72岁的打土村村民蒋阿支年老体弱,垃圾随地乱扔,导致其房前屋后卫生较差。针对村民居住分散,特殊人群行动不方便,村党员干部采取“流动兑换”模式到蒋阿支家门口收垃圾,把房前屋后所有垃圾收集兑换了面条、毛巾、洗洁剂等生活用品,使其慢慢养成了收拾垃圾的好习惯。

  同时,通过党建月会、巾帼行动、农民夜校、新文明实践站等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垃圾积分超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让村民人人都参与。

  “以前的垃圾我们前脚扫,群众后脚丢,从早忙到晚都扫不干净。”保洁员田阿呷说,“现在大伙都养成好习惯了,路面基本没什么垃圾,如果不用这个办法,政府聘请再多的保洁员也干不完!”

  “垃圾积分超市”模式落地,不仅让村民得到实惠,也让村民更主动地投身到垃圾分类、美化环境的行动中,树立了乡村文明新风,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责编:车婧